“傩”,这一神秘而古老的汉字,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已相当陌生,但它却同人类的生命和生存紧密相连。
在我国,自商周以来的三千多年时间里,“傩”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驱赶猛兽到驱鬼逐疫,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祈福请愿、治病去灾,从皇宫到民间、军队、寺院,从傩文化发源的汉民族到各少数民族,无不奉傩。
贯穿中国古文明发展历史的傩文化,镌刻着先民对自然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过程,书写着华夏先民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意识,以及与大自然作斗争的顽强毅力和乐观精神。
“傩”的各种学说
傩祭、傩舞、傩戏、傩面具、傩文化之“傩”字,究竟是何音何义?“傩”产生于何时何地?
据傩文化研究学者曲六乙、钱茀所著的《东方傩文化概括》总结,傩字有5种读音,10种含义。5种读音分别是:nan,nuo,ju,xian,na。10种含义分别是:1.行有节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傩,行有节也。从人,难声。《诗》曰:佩玉之傩。”2.柔顺可爱。《诗经》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此处,傩读音为ju。3.和顺。太平天国洪秀全《五条纪律》:“公心和傩。”4.少。《诗经》曰:受福不傩。5.驱疫之傩。此“傩”有凶、猛、丑的激烈意味。此外,还有表音象声词、地名、报刊名、书名、人名等。
《辞海》、《辞源》中的“傩”条有两种解释:1.行为有节;2.古时腊月驱除鬼疫的仪式。这两种解释都比较抽象、简单。“傩”,其实是中国古代驱逐鬼疫的宗教仪式。
《论语·乡党》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云:“孔子曰:傩,驱逐疫鬼也。”《周礼·夏官》:“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欧疫。”汉刘熙《释名·释天》云:“疫,役也,言有鬼行疾也。”魏曹植《说疫气》亦云:“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说文解字》释“傩”云:“见鬼惊骇,其词曰傩。”《论语》皇侃疏:“口做傩傩声,以欧疫鬼也。”
傩在中国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流传了几千年。
先民们认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鸟兽,皆有生命,都有看不见的精灵。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并不消亡,而是加入这支浩荡的精灵队伍。人们往往将生病、失火、歉收、不育等,统统看成某种鬼魅神怪在作对。为保护自身,活着的人愿意跟他们讲和,奉上神怪们所需的车马衣食和崇敬,并用歌舞以媚神,如不领情,则兵戎相见。正是这种观念导致了禳除巫术。这就是已伴随中国人几千年,至今依旧可在偏远山乡看到的驱逐鬼疫的仪式——傩。
傩产生于何时?据曲六乙研究,有两种说法:一是史前说。如康保成在《傩戏艺术来源流》一书中认为:“傩是上古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除疫鬼的原始宗教活动。”张紫晨先生在《中国傩文化的流布与变异》一文中说:“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出现是很早的,一般认为滥觞于史前。”二是“三代说”,即傩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具体有夏代说、殷商说、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等。
但曲六乙研究认为,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狩猎活动中驱逐野兽的实践。聪明的原始人发现,假扮成动物的模样不仅更容易接近并发动突然袭击擒获猎物,还能减少对自身的伤害。于是,人类便从最开始的剥取兽皮伪装全身,到戴上动物假头伪装,到最后连假头也省去,只戴一面浮雕式面具来增加狩猎威力。
这种推测的依据是原始岩画,并从现存的原始族群那里获得佐证。我国古籍中收录的神话传说有关于原始傩仪的记录。《山海经》中有“皇帝驱疫首创大门口立大桃木偶御鬼”的傩俗记载,这就是神话传说中最古老的“皇帝时傩”的故事。此外还有“颛顼傩驱小儿鬼”。东汉卫宏《汉旧仪》记载,黄帝之孙颛顼有三个儿子,夭折后分别成为疟鬼、罔两蜮鬼、小鬼。
夏商时期,傩进一步发展,并与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联系更加紧密。比如夏“禓”,就是夏代祭祀各种非正常死亡的“强死鬼”的活动,而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宄”,则表示人手持工具将鬼赶出大门。
傩产生于何地?一是中原说。民俗研究学者陈泳超、贵州史学会会长侯绍庄均认为,傩是产生于中原的一种典礼。二是南方说。南方说中又有湖南说、浙江说、江西说、贵州说、云南说。三是图腾说。一些学者以图腾说来阐明对于傩的族属和起源地的观点,包括猴图腾说、虎图腾说、鸟图腾说、熊图腾说等。
除图腾说外,还有原始狩猎说、农耕说、飞碟说、符号说。
从驱兽驱鬼到“国之大礼”
“傩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假说认为,傩有一个从驱兽到驱傩的发展过程,这一假说得到较多学者认同。商周时代,祭祀在国家事务中逐步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国家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战争。到了周代,祭祀上升为国家礼制,并出现社祭、雩祭及傩礼之“二祀一礼”的三大祭祀仪式。傩礼作为法定宗法制国家宗教,有着无上权威。
古人认为,冬天阴气太重,要驱赶阴气,迎接阳气,以使春天阳气饱满,促进农业丰收。“毕春气、通秋气、送寒气”,古人相信,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分阴阳,阴阳调和才能使全年风调雨顺、寒暑相宜。如不举行“傩”,则“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此后,“周傩”一直被当做“傩礼”的样板,后世官方傩礼大体保持了这一特点。而周傩的表现形式,在《周礼》“夏官”篇中也有明确记载:“方相士,狂夫四人;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圹,以戈击四隅,驱方量。”
方相士是周代军队中的下级军官,被称为“打鬼英雄”。由上述内容可知,此时的傩礼执行者有四人,主要任务是驱疫情和送葬赶鬼。而何以独蒙熊皮?主要是与“黄帝为有熊氏”这一传说相关,体现了古人的祖先崇拜思想。
东汉时期,宫廷大傩的驱逐队伍和仪式活动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的宫廷大傩比起周代有了大发展,方相士有了十二神兽和120名儿童做助手。驱逐对象也由上周时代含混不清的简单感念“疫”,扩大到侵害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疫疠、凶兽、鬼怪、噩梦。
张衡在其《东京赋》中用瑰丽的词语描写的东汉宫廷大傩仪式,声势浩大,蔚为壮观。这个时期还有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创造了傩戏雏形《十二兽》。
从东汉到隋唐,宫廷大傩队伍逐渐扩大,气势更加浑厚,壮美的“傩魂”有高度威慑力,被历代皇家推崇至圣。
自两宋开始,宫廷大傩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傩仪主角由以前的方相士逐渐被钟馗、金刚力士、城隍、六丁六甲等民间传说神和佛教、道教神所替代。元代,宫廷傩被禁,明朝曾昙花一现,清代无宫廷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