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讯(记者赵达 通讯员李建忠、李晓兵)在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俎家村的“农家书屋”,记者看到农业科技、乡村医学、法律法规等上千册图书及各类光碟琳琅满目,桌上摆放着散发油墨香的各种报刊,墙上借阅制度、借阅簿、意见本一应俱全。据了解,像俎家村这样的“农家书屋”,寿光已建成近300家,配置图书30多万册、音像制品5万多张、电脑设备2000多套,惠及群众30多万人。越来越多蔬菜之乡农民的人生正因知识而被照亮。
近年来寿光把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作为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将文化资源加速向“文化洼地”集聚。他们按照“政府引导、分类实施、典型引路、社会联动”的工作思路,因村制宜实行不同的书屋建设指导标准,制定“时间表”,规划“地图册”,确定三元朱村、屯西村等8个村为“农家书屋”建设示范村,每个镇、街道明确3个以上的创建带头村,以保证到2010年,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都建起“农家书屋”。同时,注重拓展书屋的文化功效,以“农家书屋”为依托,投资1000万元实施“万户农民上网工程”,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