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网】回到微博大赛上来,您觉得网络文化和大学生村官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没有什么样的关系?
【郝向宏】应该说网络文化的主体就是青年人,青年人的时尚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大学生村官的文化,对于大学生村官文化主题的界定,我们觉得还是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为主题的大学生村官文化,这种文化也应该成为整个青年网络文化的主旋律,因为青年毕竟代表着未来,毕竟要用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给国家、给民族应有的推进。从网络文化整体的发展来讲,我觉得主流目前还是能够引领青年人向前进,是激励他们理想、信仰和追求的,但是网络文化中也有一些处于中流,或者处于非主流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但是对于青年人来讲,更应该追求一种主流的,相对来说高端的文化,这样才能在年轻的时候表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在年轻的时候被世俗、庸俗的东西所干扰,就影响他们将来可能会达到的人生高度。
【光明网】像网络文化会不会对大学生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呢?比如说奥巴马选举时,网络就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大学生村官会不会借助网络,尤其像您刚才说的红段子大赛,给他们的生活广泛的传播,或者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
【郝向宏】你说的很对,网络是个平台,能够把共同的需求汇集起来,比如说在农村来讲,大学生村官毕竟是少数,他们跟农民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是不存在障碍的,但是在工作之余,作为青年人来讲,他们内心也是有孤独感的,面对这种孤独感的时候,利用网络,他们可以共同沟通,这样就产生了同龄互动的感觉,相互交流。另外网络也是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村推广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一些农产品很现实的平台。比如有些大学生村官在今年初,我们国家西南干旱的时候,他就在网上发布了大家组织起来,到很深的溶洞里取水的图片,这样激起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这样大家把矿泉水捐了过去,解了燃眉之急。
网络文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和大学生村官的传播作用,让整个农村能够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让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能够融合起来,统筹起来,达到我们国家所倡导的给更多人民以美好的生活,让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样的目标。
【光明网】您说05年就发起了红段子短信大赛,到现在已经有5年了,这几年举办的这几届大赛,你觉得取得了哪些积极影响呢?
【郝向宏】红段子首先是红,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党是镰刀、斧头,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谋求幸福的党,我们党的追求是红色的,走的道路是红色的,这样红色的旗帜、红色的道路迫切需要新一代年轻人来继续走,继续推动,所以红段子的立足点,红段子主要目的就是让红色中华、红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宗旨让更多年轻人变成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青年人的努力,让更多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推动红段子,恰恰就是符合了当前青年中的思想火花不断闪现,个人的追求缤纷五彩,同时阅读习惯更加追求简洁高效的追求,因此段子文化是一个个闪光点,把这些闪光点联系起来,实际上就能构成青年人精神追求的一条闪光道路。通过五年的红段子比赛,不但形成了青年当中红色的追求理想的道路,而且形成了在青年品德当中追求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向,同时运用红段子产生红文化,对于青年一代的成长营造了一个红色文化推动青年成长的良好氛围。所以说红段子是既和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成长、发展相联系起来,同时又跟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起来,运用了手机这样一个平台,高效、便捷,让主流的文化、便捷的文化形成一种更加良好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方面来说,它取得的成果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