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她的考试历程
“考到眼角细纹斑斑,终于成为了一名女城管”
公务员考试中,无数人历尽艰幸。有的考生甚至打趣“从应届的青春年少考到了眼角细纹斑斑……”。在国内某知名公务员考试论坛上,一位网名叫“zhchlili”的人这样讲述她考试的心路历程:
我1982年出生,2008年硕士毕业来到上海,专业是坑爹的外国语,没有美貌和智慧并存的才情,却也算得上小家碧玉、中规中矩。到沪后,头次国考过线,但无缘面试。之后第一次“上考”(注:上海公务员考试),失败。
2010年的6月,要招1100名轨交警察,女生100名。我都是两岁孩子的妈妈了,研究了招考条件后还是动心了,不过结果出来,总分差5分。
2011年1月,报了B类“小政法”的女子监狱,最终总分差3分。
2011年5月,事业单位招考,认真复习了一个月,高分进了面试,但最后被无情淘汰。
2011年8月开始准备“上考”,顺利通过了笔试,报的是依然是女子劳教,不过被60多分的面试成绩无情击倒。
2012年6月30日,我再次坐到考场里。老公开车送我去考场,我和他打趣:“这些年我似乎去过了上海东西南北的几个考场,也该修成正果了。 ”终于高分通过女生分数线,也成就了我最终的成功。之后的面试、体检、政审一帆风顺。10月下旬开始,35天的封闭式集训后我就会穿上制服,成为一名女城管。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践行了对自己的承诺:30岁之前,儿子上幼儿园前,考上公务员!
回忆备考的日子,白天工作,只能在上下班坐地铁的间隙看题、做题,厚厚的复习资料、奇形怪状的图形题,总是在地铁里引人侧目。吃完晚饭,给儿子洗漱好哄睡后,我总是会看书到十一二点。秋冬的上海夜晚很凉,我总是冻得手脚冰凉。妈妈心疼地说,“孩子别看了。 ”我却总是笑笑说,“没关系,反正我也没事干,就看看书好了。 ”今年6月的这次考试中,9点开始考行测,10点我开始头疼腹痛,甚至呼吸急促。我甚至想放弃了,但是我很不服气:这些年,纵使多次在笔试、面试中失败,却没有一次是半途而废的。于是,我坚持了下来。也正是这份坚持,让我的行测中获得70多分的高分,下午的法律也史无前例的考了35分的高分。
听,他们怎么议
国考门槛不妨低一些
国考是要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一些特殊岗位,要求相应的专业、学历也无可厚非。但是,综合类的岗位,何不把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限制放宽一些,给更多优秀人才竞争的机会。 “四个不唯”已经提了这么多年,为何还要抱着“条条框框”不放呢?选拔人才选得是才能、是能力,不是“条件”,为何还要事先把条件设好去“框”人才呢。这无异于“刻舟求剑”啊。
选拔人才理当应唯才是用、唯才是举,过多的条件限制往往会把真正优秀人才挡在门外。国考何不放低一些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