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收稻时。这几天,江都市丁伙镇富桥村村委会副主任陈波天不亮就起床,为了禁烧秸秆的事,制作、张贴宣传标语,跑组入户动员群众,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8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陈波,经过个人报名、学校推荐、组织审查、驻村实习、学校审查、面试、体检等7道环节的甄选后,“免试”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驻村实习的15天时间里,他在村里住了3天,熟悉村情民意,还走进乡镇、农村、社区观摩,听往届大学生村官介绍经验体会,比较全面地了解基层情况,最终他决定留下。“扬州市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力度大,选拔重用优秀村官机制公开、透明,感觉留在这里有奔头,也能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陈波说。
像这样最终选择留在江苏担任村官的“985”高校毕业生,今年有462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占44%。
从去年开始,江苏率先在全国实施“985”高校大学生村官工程,取消笔试环节,改为驻村实习实践考察,把农村当考场,请群众当考官,考察学生的能力素质、到村任职志向。此前,省委组织部多次组织队伍深入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宣讲,每年吸引500多所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前来江苏应聘。
“优化选聘方式,让更多的‘985’工程高校毕业生进入村官队伍,是为了改善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来源,更重要的,是为基层培养、储备一批优秀人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庄同保表示。2007年以来,江苏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4万名,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今年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中,有三成来自“985”和“211”高校。
相较城镇而言,农村生活条件艰苦,面临情况纷繁复杂,与干部群众沟通交流不便―――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个个问题都是挑战。
2011年,周文杰大学毕业后来到淮安市淮阴区吴集镇新园村任职。小伙子想甩开膀子干一番事业。然而,当他准备与大户合伙发展西瓜种植、螃蟹养殖,需要搬迁村集体废地内的部分墓地时,遇到了群众的阻挠,搬迁一时停滞不前。一筹莫展中,他找到了牵手结对的导师刘元华。这位有着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老干部,带着他挨家挨户进行劝导,并动员自己亲戚率先搬迁,最后成功流转废地近400亩。在导师的帮助下,小周又流转土地300亩种植大棚蔬菜,创立了两个合作社,使整个农业高效园年收益达400万元。“关键时刻,刘老就像我的爷爷一样帮我踏出了创业第一步。后来,他又邀请水利专家指导蟹塘、大棚的给排水设计和建设。有了他的帮助,我越来越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