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我在农村出生,亲身体验过这里的贫穷;20年间我在农村成长,切实见证了这里的变化;1年前我到农村工作,真正领悟了这里的飞跃。
在举国上下学习十八精神之际,我愿用在农村的见闻,述说我周边农村的新变化,展现党在农村政策的新成就。说起变化,最直观的莫过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用。
小时候家里穷,一件衣服是姐姐穿小了妹妹穿,妹妹穿坏了打个补丁穿,而且更多的是买布自家做。至今我还记得如何用缝纫机,也还记得 “个子高了费布”这句听起来并不好笑的笑话。那时候哪家有人去世了,孝布都会带回来拼接在一起做被里子。虽然已经告别了凭票买布的时代,但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更多的衣服穿。连数量都不能保证的时候,我们更不会关心这衣服穿起来漂不漂亮。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我们也可以在集市上挑上一两件自己喜欢的衣服,都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我的天性似乎在那个时候才被激发出来。
而今的农村,基本上没有做衣服的,就连想买缝纫机都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的。衣服的数量自不必说,完全可以一周七天不重样地穿,也告别了以前那庄严肃穆的颜色,开始姹紫嫣红开遍在每个人的身上。不但如此,富裕起来的农民,也逐渐开始讲究搭配、认可品牌、追求时尚、理解品位!
小时候吃饱不再是问题,虽然那时候肉蛋也不算什么奢侈品,但想要每天吃还是完全不可以的,更多的时候家里养头猪是为了年节的时候卖点肉贴补点家用。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富裕,想吃就吃的时代来了,大鱼大肉海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农民餐桌上的新宠。这时候,农民的想法是,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干活,才能更好地养家。
小时候,家里不足70平米的三间小瓦房里住着我们一家六口人,来客人了就得挤着住,住的是土炕,地面也是土地,能铺上一层红砖的就算条件不错的家庭了。当时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房子虽小但很温暖,能遮风挡雨就行,土炕是热乎的就行。
近年来,农村普遍盖起了新民居,有小院、二层小楼和多层住宅供不同需求的村民选择,有条件的村实现了统一供水供暖。随着四项新技术(太阳能路灯、吊炕、沼气池、博士灶)在农村的推广,农民在自己温暖舒适的日子里,想着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为子孙后代多留一片更加蔚蓝的天空。
小时候串亲戚是件很美的事,坐在自行车上走着颠簸的土路心里确实美滋滋的,因为听母亲说过,她以前回娘家多数是步行的,我这已经算先进的了。而今,大多数村子都通了水泥路,条件好的村都通了柏油路,路边也种上了树木,干净整洁美观自不必说,这就在无形中给农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小时候,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电灯,手电都很少用,觉得摸黑走路也是件很正常的事。赶上停电的日子也不少,我们多数时候是点煤油灯,蜡有点像奢侈品。而且节约用电也深深地刻在我们的骨子里,因为电费开支的少,可以补贴其他支出。日子渐渐富裕了,家用电器也多了,鼓风机、水泵、电视、电饭锅、洗衣机、电冰箱、饮水机……电费在节节攀升,却只是日常支出的九牛之一毛。
而今,电视从黑白变成了彩色,从几家一台到一家几台,通讯方式也从写信到固定电话再到移动电话,随着电脑知识的普及,更多的农民成为网民,互联网也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新窗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说过年没有年味儿了,也都会带着甜美的回忆说小时候过年怎么怎么有气氛。仔细想想,以前盼过年是因为过年才会有好吃的,才会有新衣服穿,才会有人给压岁钱,攒了一年的高兴劲都释放在过年这几天了,自然高兴,也更显得过年有年味。如今我们富裕了,日常的吃穿住行是以往过年都没法比的,天天都不过年而胜似过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必将是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大会。十八大之后,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将迎来崭新的明天!(甘肃省镇原县南川乡上庄村村主任助理 袁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