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独到的视角、新颖的见解、深刻的思想以及充盈在字里行间的忧国忧民之情,让不少中国人牢牢记住了一个叫“温铁军”的经济学家。
温铁军,男,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他有着11年基层工农兵经历和20多年政策研究经历。2004年被校内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和农林经济管理分委员会主席。2005年被校外聘为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环保部战略环评专家,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卫生部等部委研究中心特聘专家;2007年当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2008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任为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农林经济管理组成员。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温铁军都是一个低调的人。但谈到“三农”问题时,这个低调的知识分子却言辞犀利,不断为农民的处境大声疾呼。
温铁军强调“三农”问题不是“农业、农村、农民”,而是应该将顺序调换过来,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农民在‘三农’问题中是第一位的”,农业问题只是派生的。他说:“这并不是我个人的独创。‘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是20世纪中国两个伟大的人物——孙中山和毛泽东都说过的,是他们最先发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众所周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我今天这样讲的时候,只不过增加了一点解释:20世纪的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这是我个人在基层调查研究、向农民学习的体会。”
温铁军可能最早在1985年左右提出“三农”问题的研究思路。迄今,“三农”问题已经写入了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足以说明其影响力和洞察力。采访中,他不断地变换着手势,分析道:“按照国家统计公布的数据,现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是5个亿。在这个正式公布的劳动年龄人口基础之上,恐怕还得加个30%——因为还有半劳动力,这么算下来,农村的劳动力就有6个多亿。我们的农业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大概需要1.5亿的劳动力,也就是说,还有将近5个亿的剩余劳动力。这怎么不是就业问题呢?”温铁军认为,无论上什么项目,只要能够带动就业,那就是好的项目。另外,应该为农民安排必要的保障。
功夫在农外
“中国其实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农业的经济科学,没有单纯的农业问题,农业经济科学的一般理论解决不了中国现在的复杂的‘三农’问题。”温铁军认为,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温铁军强调指出:从根本上讲,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耕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