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不断,在此背景下,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然万众瞩目。而受到“三农”工作者特别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在明确了来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的同时,“三农”工作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会议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储运和市场体系,规范流通秩序、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要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范围,新建一批高标准农田。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环境整治、饮水安全、道路建设和电网改造。要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要落实好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说,近年来,农业、农村整个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粮八连增,形势非常好,明年的主要工作还是要把好的势头延续下去,同时还要解决“三农”当中一些可能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突出影响的问题。比如,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产品价格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次部署“三农”工作特别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健全整个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另外,既要让粮食能增产,农产品供给能增加,同时也要让老百姓们得到实惠,成本不要增得太快。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增产又增收,真正使“三农”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在强调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时提出,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这些对解决农村教育投入不足问题,特别是近期社会普遍关注的农村校车安全等问题,都将是利好消息。会议还提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扶助,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会议专门指出,要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这些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是协调发展的,广大农民的利益解决好了,才能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有专家认为,从这次会议精神上可以看到,无论是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农民工的问题,做得都是比较细致的。明年我们有望看到,在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和保障民生的领域,会有大的发展,因为毕竟做好这些,才能打好经济稳定成长的基石。还有专家指出,第五项任务当中有一个要求特别具有时代特色: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要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包括子女的入学、住房还有医疗等等。专家认为,这表明我们城镇化进程的相关配套改革很可能马上就要启动了。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在高速推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前的户籍制度也在现行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农民工在医疗以及子女入学方面,在过去几年中都遇到很多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对于农民工的需求和依赖度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北京一到春节的时候,医院的护工就会非常紧缺,农民工的进城和逢假出城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未来在就业、居住、医疗这些他们生活中必须关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有效解决的话,对于他们为城市做贡献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并且可以改善将来城镇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很多其他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