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吕,这40 箱丝瓜我全包了,每箱200 元,一分不欠……”“老吕,我也出200 元……”,赵新华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百元大钞。
7 月16 日,在农六师一○一团一连职工吕新昌的温室大棚里,来自乌鲁木齐市的客商陈广道、昌吉市的客商赵新华为40 箱丝瓜争得不可开交。
老吕的丝瓜为啥这样受市场“青睐”。这还得从老吕科学种植和管理上找答案。
吕新昌今年46 岁。1998 年,因企业改制他从团商店下岗,在团场工会的帮助下,在一连建起了1 个温室大棚,在大棚里种植了黄瓜、西芹等蔬菜。
为了掌握种菜技术,吕新昌经常向连队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菜农请教,并购回有关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实用书籍。他还经常到别人的大棚里帮着干活,边干边学,通过看、学、问,他掌握了一些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技术。这一年,由于蔬菜价格好,他种植的法国香芹十分畅销,他获纯收入2万多元。
为了把菜种的更好,吕新昌经常隔三差五跑市场去饭店,了解蔬菜种植销售行情,还挤出时间到书店购回了《反季节蔬菜实用种植技术》《稀有蔬菜实用种植技术》《创汇蔬菜实用种植技术》等一大摞有关蔬菜种植的科技书籍,再把上面刊登的有关蔬菜种植、庭院养殖的技术和信息剪下来,装订在一起。在茶余饭后,他就拿出来翻一翻。在生产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把“老师”找出来请教,并根据书上的信息,他先后引进韩国萝卜、日本5 寸参萝卜、法国西芹等蔬菜新品种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1998 年,他引进的美国西芹由于价格好,出售一茬西芹净挣了近2 万元。
2002 年至2006 年,吕新昌经过市场考察,在种植现有大棚蔬菜主栽品种的同时,又陆续增加了西兰花、荷兰豆、韩国大白菜等7 个新品种,效益十分可观。
吕新昌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平时就爱搞一下小发明、小革新。2006 年,在大棚蔬菜生产淡季,他把过去挑水浇灌大棚蔬菜的方法改成在大棚内打小压井配水泵,实行电动抽水浇灌,把需要人力手工施肥、打药、灌根施药的老办法改成滴水施肥相结合,用特制的施肥、施药桶接在水管上进行用量可调可控自动施肥的方法。通过这些改造,每年每个大棚可节约用水2500立方米,节肥300 公斤,这样还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2007 年,吕新昌还给两个大棚安装了滴灌,使用效果很好,吕新昌介绍说:大棚使用滴灌浇水时,肥料顺着滴灌带直接流到了蔬菜根部,不仅省水、省肥、提高水肥利用率,与沟灌相比,大棚湿度明显减小,蔬菜不容易生病,而且每个大棚还可增产1。5 吨。
在大棚西红柿开花坐果时,吕新昌及时对西红柿进行了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没想到经过人工授粉和“计划生育”的西红柿,不仅果型好、个头大、产量高,而且颜色鲜亮,受到市场青睐,当年,他种植的3 个大棚西红柿全部被乌鲁木齐市的客商订购,每公斤比市场价高出0。2 元,一个大棚就增收1500 多元。
种好大棚重要,了解市场更重要。在种植中,立竿见影的肥料未必是好肥,吕新昌利用闲暇时间跑市场,摸行情,奔宾馆,搞调查,他找准了大棚蔬菜的种植方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全,人全我精,人精我特,向高、精、特方向发展,并继续投入资金,不断开发新、优、特品种,下大力气改革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巧打时间差,搞反季节种植,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优化大棚结构,大搞立体栽培、插花间种、套种等。
2008 年,吕新昌种植1 个大棚的法国香芹,每公斤卖到20 多元,比羊肉价还高,1 个大棚就收入3 万多元,他还根据大棚种植结构,在大棚里实施立体种植模式,在刀豆垄上套种韩国大白菜、西兰花。在黄瓜棚里套种上海青、西生菜等时间短、效益高的蔬菜。2010 年,他在丝瓜棚里套种了半亩地上海青和西生菜,蔬菜售出后,他获纯收入2 万多元,每棵上海青蔬菜卖到5 元钱。
2009年,吕新昌根据在“科技之冬”
学习的知识对大棚种植蔬菜进行了调整,巧打时间差,提前20 天育上西红柿苗,当别人育苗时,他种植的西红柿已开始上架,比别人种植的西红柿早上市一个多月,仅此一项,增收8000 多元。
2010 年,吕新昌使用滴灌种植的2 个大棚丝瓜,收入12 万多元,加上50亩芫荽制种,一年共收入15 万元。他经营大棚蔬菜8 年来,每年纯盈利都在7 万元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吕新昌连续多年被团场授予勤劳致富能手、种菜能手、“十佳职工”荣誉称号;2010年,他被农六师授予“大棚种植状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