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吴普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水土保持与节水农业专家。
“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今年北方的旱情,越来越频繁的气候事件,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关系粮食生产和百姓吃饭的大问题。”农村出身的吴普特研究员,对于农业节水有着特别的认识。
“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是一道难题,如果没有农业节水技术的进步和推广,用水量要增加1000亿立方米”,吴普特告诉记者:“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中国,要解决"这道难题",就必须建成相对完善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这也将是中国的粮食及生态安全的保障。”
20多年来,吴普特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来回穿行,追寻着适合中国的农业节水之道。
1985年7月,吴普特以优异成绩从原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毕业。4年的学业,让他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大国。毕业的时候,可以去水利厅当干部的吴普特,做出了一个让大家意外的决定,到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在他看来,做一个农田水利工程师,帮助农民解决缺水问题,是更大的人生梦想。
刚到单位不久,吴普特参加了中科院组织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第一次来到黄土高原,面前是一片荒山秃岭,他从未见到过如此贫瘠的土地,更未见到过如此贫穷的农民。那一片片裸露的黄土、一双双祈祷丰收的眼睛,都在不停地撞击着他年轻的心。
“要让这黄土地重披绿装”,22岁的吴普特暗下决心。在两年的时间里,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转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不同类型区,从西边的日月山,到东边的太行山;从北边的长城沿线,到南边的秦岭……跑遍纵横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每到一处,他都详实记录一组组珍贵的数据,列出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吴普特迎难而上,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围绕水与土的问题开展研究,力争为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做出贡献。1987年,他考取研究生,开始投身水蚀动力学,研究降雨径流与土壤冲刷作用过程机理,或称水土流失动力过程。1993年,他考取博士,师从我国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学专家朱显谟院士。
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他认识到黄土高原的水土困境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是极度的干旱缺水,另一方面却是经常有高强度、短历时的雨水,因为冲刷力比较强,水存不住,不但白白流走,而且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经过无数次的观测、实验和思考,吴普特提出用单位径流深的概念,从动力学的角度来阐释和解决这个问题。吴普特还反复实验,建立了人工汇聚雨水利用技术,包括汇聚、存储、利用等一套完整体系。他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土壤固化剂,强度和混凝土类似,但是没有污染。
一连串成果的诞生,让勤奋和善于思考的吴普特脱颖而出。1997年,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水蚀动力学专著《动力水蚀实验研究》。也是这一年,34岁的吴普特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他丝毫没有停步,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的同时,把研究方向扩大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节水灌溉是国家提出的战略决策,抓住了水的高效利用,就抓住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命脉,抓住了生态修复的关键。”吴普特说。
1999年初,吴普特受命组建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对当时我国灌溉设备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他首先选择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产品为突破口。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吴普特率领团队开发出适合国情的全圆旋转摇臂式GJY系列喷头、非圆域喷洒喷头、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设备及网络控制设备等关键设备,技术均获得转让,投入生产,改变了国外产品“高额暴利”的市场状况。
此后,吴普特率领团队完成了以雨水集蓄高效利用技术、节水灌溉关键设备研制与开发、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为核心内容的“西北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与示范”标志性成果。该成果累计在陕、甘、宁、蒙、新及华北石质山区等地推广应用1500万亩,增产粮食6.6亿公斤,增收7.3亿元,节水3.7亿立方米,解决了129万人、223万头牲畜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