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关注
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一个很响亮的品牌,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前述4位成为十八大代表的大学生村官,都有着以下的共同特点。一、他们都是在服务期满后仍然选择留在村里,继续为农村服务;二、他们都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增加居民收入也好,引进项目也好,他们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打造了不一样的农村。三、他们都是80后,有着年轻人敢想敢干的勇气与魄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央从大学生村官中选取十八大代表,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给所有选择服务于基层、扎根基层的人才的鼓励。但组织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大学生村官党代表这一群体普遍比较年轻,参政议政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有关部门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党代表的职责和权利,要让他们尽快适应党代表这一身份角色的转换。
《新华日报》撰文指出:大学生“村官”当选十八大代表并不让人意外。作为一个如今已有21.2万人的群体,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大学生“村官”拥有“大学生”和“村官”的双重身份,符合中央关于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的要求。大学生“村官”当选党代表扩大了党代会的覆盖面,提高了党代表的广泛性,也有利于反映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诉求。
《新华网》的评论:大学生“村官”党代表的出现,体现出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大学生村官现身中国各地党代会,可视为是中央加强基层导向的一个缩影。这既说明了基层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又体现出了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怀,更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村官锐意进取、创新实干。
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何俊志教授表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锻炼了多年,对基层的情况十分熟悉,他们当选党代表,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增加基层一线党代表的比重以及将大学生村官当后备人才来培养的鲜明导向。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有多少大学生村官被选为党代表,还要关注他们当选的意义。村官当选党代表扩大了党代会的覆盖面,提高了党代表的广泛性,也有利于反映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诉求。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鸿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大学生村官中吸纳优秀分子进入党代表队伍,既扩大了党代表的覆盖面,提高了代表的广泛性,也是对这一群体的肯定与重视。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贾桂梓认为,这一方面体现了基层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怀。“群众认可,组织信任,反映出的是党组织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
网友“朱波”认为,大学生村官当选为省党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而且能更好地反应基层党员的思想和需求。他们带领村民致富,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赞扬。他们理应代表党员的新生力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还能更好地把党代会的精神传达到农村基层和千家万户,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则表示,大学生村官党代表这一群体普遍比较年轻,参政议政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有关部门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党代表的职责和权利,要让他们尽快适应党代表这一身份角色的转换。扎根基层、了解基层,与基层群众有着深厚感情是大学生村官党代表的天然优势。他们年轻,敢说敢言,能将基层的真实情况反映到党代会上,这是村官党代表的积极影响。因此,对他们的履职能力不要过于苛求,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经过有关部门和大学生村官的共同努力,他们是能够胜任这份责任的。
山西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大学生村官党代表在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上,由于客观原因,离公众期待会有一定距离,作为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党代表履职方面的教育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比如列席有关会议、参加相关调研等,通过多种实践锻炼,切实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此外,还要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支持和鼓励他们以党代表身份履行职责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