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8月31日,走进单集镇洪楼村,一个身着蓝色T恤、黑色运动裤,脑后一束马尾辫,一跳一跳的,笑起来有两个深深酒窝的女孩,正在帮村民建棚养鸭。村民告诉记者,她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张天然。
“其实,我就一农家女孩,没什么特别的。”这是张天然与记者见面的开场白。人如其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8个月业绩折服村民
作为铜山人的张天然,去年7月从常州工学院外贸英语专业毕业后,经省委选拔,被派到铜山县单集镇洪楼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刚到洪楼村,23岁的张天然就遇到件头痛的事:村民种植的近百亩大蒜卖不出去,想方设法帮村民卖大蒜的同时,她上网搜索了大量信息,反复比较论证以后,与天津绿丰公司驻徐州办事处取得联系,达成出资盖棚、技术全程指导、黄瓜制种回收的协议。为消除村民顾虑,她首先动员干部带头发展黄瓜制种,并耐心说服65家农户与天津绿丰公司签订黄瓜制种回收合同。为达到规模生产效果,张天然又一家一户劝说党员干部用“以多换少”、“以优换差”的办法,为黄瓜制种户置换优质土地50亩,在原来的大蒜地上建起了70多个黄瓜制种大棚,每亩纯收入超过4000元,村民人均增收600多元,而2006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仅900余元。
一着妙棋,使村民发家致富的信心大增,一度被村民们看成“黄毛小丫头”的张天然,人气指数也渐渐走高。
希望点燃热情。她又积极向村“两委”建议:动员村民发展养殖肉鸭项目。在建议获得认可后,她一方面与其他村一道逐家逐户说服村民养殖肉鸭,一方面争取支持,筹集资金65万元,新调整土地30亩,连片建起了60多个鸭棚,并与临近的肉鸭宰杀场签订了供应协议,以订单式养殖保证了农户的收益。肉鸭养殖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洪楼村年出棚肉鸭80多万羽,获利90多万元,仅此一项,洪楼村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到2500余元,同时还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60多个。
张天然所学的外贸英语,也在建设新农村、帮助农民致富中派上了用场。她多次担任德国、印度、韩国投资商的随从翻译,促成韩国韩星公司在洪楼村兴建11层的三星级宾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