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天地 展现大自我
首批2006届大学毕业生来到农村当选村支部书记助理,为农村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广阔的农村生活,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大学生村官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为建设新农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他们在艰苦的磨练中得到了历练、增长了才干。转眼间,首批大学生村官已经到届重新就业了,而现在他们的身影又在哪里,3年的农村生活对他们又有什么帮助呢?
苟波是2006届法律院校毕业,也是北京市首批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官期间,他一边在村里认真工作,一边学习法律知识,2007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现在,他已经圆满“卸任”成功“转岗”做了一名合格的律师。
3年来的村务工作 他迅速成长
2006年7月,苟波被分配到顺义区李桥镇北庄头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开始为期三年的农村基层一线工作,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积极配合村里完成各项日常工作。3年的农村生活苟波有着自己的理解:“刚迈出校门时就业压力挺大的,为了尽快融入社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利用自己大学期间所学知识,为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农村工作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它牵扯的事情杂乱、细小、繁琐;农民事无小事,如果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引发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可以说在农村的工作当中,实践了我的理论知识、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宽了我的思维、磨练了我的意志,帮助我迅速成长起来”。
3年中的村官生活 他扮演各种角色
在担任村官这些年里,他亲自承担了文字处理、方案设计、项目申报、制度建设等工作;先后完成了图书阅览室、网络教室、数字影院等组建工作;成功肩负起政策宣传员、制度建设助理员、决策咨询员、科普宣传员、普法宣传员、信息调研员等角色。就这样,不经意间锻炼了他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年前的突发奇想 他圆了梦想
走入新的工作岗位后,苟波很快地渡过了适应期,他兴奋说:“3年的村官生活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记得我接的第一个案子就是与农村宅基地纠纷有关,这件案子处理起来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原来,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桥镇组织首批大学生“村官”进行法律知识普法培训,法律院校毕业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培训结束后,苟波认为自己不能浪费这次机会,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基层工作中发挥优势,怎么才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呢?经过一番思考后,他决定和其余11名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组建了首个农村法律服务小分队,利用自己懂法律、善宣传的特长,义务为农民提供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
苟波告诉我们:“正是这个想法,让我组建了法律服务小分队。那会我们定期进村入户,到学校、企业单位去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活动,现场解答老百姓关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婚姻财产分割、妇女维权等法律问题。我们小分队可是村民们眼中的“红人”,谁家闹个小矛盾,有点小纠纷的都请我们到自己家里来解决。没想到这是这个突发奇想,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前得到锻炼,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圆了我的梦想”。 (通讯员 董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