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这个2008年5月当上平顺县孙家坪村长助理的大学生村官,半年之后被平顺县委组织部任命为正村党支部书记。同样是半年,在这个仅有913亩国土面积、63户农户、207口人、没有任何集体经济的山区小村,这个大学生村官带着村民干了八件事:整修自来水管道,完善自来水入户;打坝护堤,防止水土流失;清理河道垃圾,改善村周污染;改造废弃学校,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植树造林,进行村庄、通道和荒山绿化;竖起了14盏路灯;白化了村民的围墙;把水泥路修到了每一户的家门口。
都不算轰轰烈烈的大事。陈帅说,像户户通水泥路,别的村早就实现了,我们是在“补课”。但对于没有集体经济的正村,买一盏路灯的钱都拿不出来。没有钱,陈帅就找政策、想办法向上级争取。植树造林,平顺县林业局提供了所有树苗;修水泥路,去县交通局争取到20吨水泥;村级活动中心改造好了,没有办公用具,县委组织部拨给1万元……
争取到的钱不够雇施工队,陈帅就和老百姓一起干。村里的路灯就是大家自己竖起来的。老百姓说,这是给村里办事,不要工钱。说起这些,陈帅很感慨:“只要真心给老百姓干实事,到哪儿都有人支持。”
“县里提供的平台很重要。2009年2月份,我在县里三级干部会议上代表全县大学生村官做了发言。那是全县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大家都知道咱是干实事的人。县委陈鹏飞书记、县委组织部杜玉岗部长去年已经到我们村视察了好几次工作。”对于陈帅来说,县级领导的支持给予了他更多的信心。
而平顺县的“二带一”培养制度使陈帅学到了很多具体的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这个制度为每名大学生村官确定了一名乡镇领导和一名优秀村干部,进行手把手、一对一的帮带培养。帮带陈帅的乡镇领导是西沟乡农机员张志明。“跟着他去买地膜,就教我怎么辨别好坏;村里修水泥路,水泥配比之类的都是他告诉我们。”陈帅说。
在和他一同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中,陈帅融入农村的速度无疑是最快的。别人对他的进度表示惊异时,他笑着说,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选择农村了。
第一次是陈帅的大学时代,他所就读的山西忻州师范学院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半年的支教时间。他所支教的学校在忻州市五台县很穷的偏远山区,一个人负责初二的语文、历史、音乐、美术课,还当着班主任。在那半年里,陈帅给孩子们建起了一个有着近700本图书的小型阅览室;还拉来了3000元赞助,建了一个操场。钱不够,学校老师一起来修操场,要铺炉渣和石灰,没有压路机,同学们早操时“跑步压路”。
那半年的支教经历,陈帅觉得是大学时代最重要的财富:“住的地方墙上、地下都是湿漉漉的,睡的是土炕,下雨天校长就不敢让在里面住了。能受得了这样的苦,就什么都不怕了。”
也是这半年的支教经历,让陈帅在毕业后通过中国人寿忻州分公司理财经理职位的面试后仍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记者 曹英 张琴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