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起毛坪半个家
重建任务完成后,苏各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协助村支两委带领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去年冬天,为了引导村民种植茶叶,他自己从农村信用社贷款3万元,从农民手中租了10亩土地开发良种茶园。今年初,他协助村支两委制定了“产业兴村、文化活村、旅游富村、经济强村”的发展思路。2008年底,由村民以土地、实物、劳动力、资金、林权等生产要素入股,村集体组建了牛角山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实行“村支两委+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目前公司已有芭茅鸡和黑跑猪两个生态养殖场和一个良种有机茶种植基地,公司员工有38人。今年6月,村里引进合伙人成立了夯吾苗寨旅游有限责任公司,8月5日已试营业,目前有员工80多人,每天接待游客400多人。
如今,苏各成了毛坪村离不开的当家人,他在去年9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村党支部,他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大小事务都由他处理;在村委会,他是主任助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和出纳,每天经他手的经费都在1万以上;在夯吾苗寨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是副总经理,分管财务与协调工作,每天都忙得不行,找他的人特多。在村里采访时我问他,“你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想睡觉,事情太多,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点,七八点钟又得起床,总是睡不饱。”
“我想在毛坪扎根”
苏各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想在毛坪村扎根”。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很特别,说是官,实际连公务员身份都没有,没有工资,拿的是1000多元的生活补助。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选择边工作,边考学、考公务员、或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苏各有自己的想法,他想留在村里任职。他说,“毛坪村有我的事业,老百姓也离不开我。”村里一位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靠年迈的爷爷生活、名叫龙元书的小学生一直是他的牵挂, 从2008年起,苏各每月从自己微薄的生活补助费中拿出100元支助小元书,并决定一直支助下去,直到小元书成人。他在村里种植的良种茶园长势良好,并且得到了湖南省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5万元的创业支持,他准备用这笔钱再扩大茶园规模。村里芭茅鸡的养殖规模已达到2万羽,争取要达到10万羽。黑跑猪的养殖规模目前有100多头,目标是1000头。良种茶园已有1000亩,村里打算再开发2000亩。旅游公司的收入是村集体收入中最多增长最快的,村民受益也最明显。旅游公司集饮食、娱乐、购物为一体,至少可安排100人就业,正式营业后,仅门票收入,每年都会在200万元以上,村集体能得到80万元以上,通过出租房屋每年可增加村民收入5万元,村民从事旅游工作的月工资收入不低于1000元,村民不久就会富裕起来,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苏各还说,村里有了收入,要办的事会更多,他想帮助村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首先要把自来水引进各家各户,让村民吃上干净的水,加强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要发展教育,办好村小,为村民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等。
两年的“村官”生活,苏各改变了很多,独生子女的骄气没了,多了几分成熟与坚韧,与百姓的距离近了,多了几分理解与包容。从苏各的变化看来,大学生“村官”道路是走对了,而且值得继续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