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图娅是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角萨特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今年27岁的她像太阳一样热情开朗,是个笑起来非常漂亮迷人的女孩。
2008年,一起来汗德尕特蒙古族乡的7名大学生村官中,只有娜仁图娅选择了去角萨特村,角萨特村距乡政府驻地140公里,一直是该乡底子最薄、治安最差、最难管理的村。家人、朋友纷纷劝她换个条件好的地方,可她却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人、越锻炼人。”
去角萨特村的第一天,为了给群众留下好印象,爱美的她特意化了妆,穿上了漂亮衣服。虽然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5个多小时的颠簸仍使她吐得翻江倒海、头晕目眩,一下车就瘫坐在了地上,现实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看到乡里派来一个小姑娘和自己“搭班子”,角萨特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托乎特疑虑重重,他甚至断言:“看着吧,这娃娃吃不了苦,肯定待不长。”“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不能给大学生村官抹黑。”娜仁图娅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坚定地写到。
2009年9月,修建村级道路,涉及到拆除村民围墙,占用村民农田、草场,村民抵触情绪很大,又加上施工队工作人员全是汉族,无法与村民沟通,工程被迫停工。娜仁图娅充分发挥自身的“双语”优势,每天不辞辛苦奔波在施工队和村民之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积极争取补偿资金,消除了部分村民的抵触情绪,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期间,她每天比筑路队来得还早,中午饿了就泡袋方便面、啃几口馕,累了就靠在车轮子上眯一会,直到晚上10点多收工。筑路的一个月时间里,娜仁图娅身材变“苗条”了,肤色变“健康”了,连筑路队的工人们都佩服地叫她“黑丫头”。市交通局的领导被她的精神感动,还特意向村里捐赠了价值2000元的涵管。她还把村上学过厨师的布音德力格尔介绍给施工队做饭,月工资2000元,现在布音德力格尔还一直跟随着施工队。
日常工作中,娜仁图娅把重点放在拓宽角萨特村农牧民的增收路子上。角萨特村毗邻十师183团场,农忙时节用工量非常大,娜仁图娅就想为什么不组织村民去打工呢?想到就去做,她立刻与村委会班子商量,并与团场种植户取得联系,签订了用工协议。
第一天,她说服村里几个闲散劳动力,签订了协议。第二天、第三天……现在,出去打工已经成了角萨特村村民的“集体活动”,也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每年仅劳动力转移收入就达25万元。
2008年12月,为了确保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农政策让更多农牧民受益,娜仁图娅冒着刺骨的寒风,挨家挨户走访,一天才走访10家。村中的木拉提老人家她连续跑了5趟,天寒地冻,每次来回近2个小时,但丝毫没有让她退缩,在她的执着和耐心下,木拉提老人全家3口人参加了合作医疗。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木拉提老人的老伴突发心脏病住院,仅住院费就花去了4000元。出院后,按照合作医疗规定报销了2000多元钱。接到这笔报销款时,木拉提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那时他才明白这小姑娘的初衷。每当谈起这件事,木拉提老人就会竖起大拇指,夸党的政策好,夸大学生村官“佳克斯”。如今,木拉提老人成了党的政策的义务宣传员,哪位村民对党的惠农政策瞻前顾后,他就耐心讲解,直到把别人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