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她嘴角上磨起了泡,嗓子沙哑了,连吃东西都有些困难。
宣传发动阶段过后,就是采集参保人员的信息,这是一个最细致、最繁琐的工作。泊里镇共101个村,是胶南市最大的乡镇,涉及的参保人员达1万余人。养老保险启动时正好赶上农村“两委”换届,为确保既要换届成功,又要让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进行,潘翠华和他的同事们加班加点,牺牲休假和节假日奋战在一线岗位上。
夜晚,她的床头上摆放着几尺高的表格,这是101个村庄上交来的参保材料,需要逐一录入电脑。
清晨,当别人还在外面散步,她早已拾起电话和村里的记账员核对数据,商讨录入细节。
上午,她又和其他的机关干部一起站在了农村换届选举的最前沿。
那两个多月,她足足瘦下了8斤。
“10000余份单据经过整整的五天五夜全部录入核对完毕,那时说的一点都不夸张,看着电脑都恶心,但是当第一批银行卡发放无误,老百姓高兴的领着银行卡对我们笑着说‘谢谢了,同志’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与肯定。”潘翠华自豪地说。
指纹采集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很多老人有的探亲在外地,有的偏瘫卧床、神志不清。但是工作就是工作,不能嫌弃。为了能给老百姓提供方便又得避开农忙时间,小潘和同事们只好中午吃饭时间顶着太阳抱着电脑在各个村子里来回转,挨家挨户去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采集指纹。把每位参保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
口上村的王徐氏因脑溢血偏瘫,常年不能动弹,在炕上吃喝拉撒,加上天气炎热,进屋后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其儿媳都受不了,躲到了屋外。潘翠华进屋和老人一面微笑着唠着家常,一面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给老人采集了指纹,老人感动地拉着她的手,喃喃地说“谢谢,委屈你了孩子,你真好”。
一旁陪同的村干部感动不已,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漂亮、整洁的姑娘会不嫌脏臭,走进自己家人都不愿进的村民家中,在一旁,他为潘翠华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
潘翠华知道,要走近村民,首先就是要融入村民,把自己看做农村中的普通一员。用“真心”做好村民眼中的“自己人”,成为与村民心往一处系、劲向一处使的亲切的“身边人” 。
农忙时节,白天村里基本无人在家,采集信息工作通常是在傍晚和晚上进行,为不给村里增加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小潘和同事们用餐很少赶上机关食堂的固定时间,啃饼干、吃大碗面就成了常有的事。
“现在别说是吃,就是闻到大碗面那个味,我都想吐。”小潘伸着舌头,擂着胸口,作着痛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