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菊叫杭白菊,既可入药又可泡茶;有一种人,种菊像菊,无论在多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韧不拔。
在江苏省宿迁泗洪县峰山乡,我们见到了大学生“村官”秦树峰。在他自己承包的40亩种植地里,这位高高瘦瘦的小伙子一边小心采摘着菊花,一边讲起了他和杭白菊的不解情缘。
2007年7月,毕业于南京三江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秦树峰,带着美好的愿望成为全省1011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了有“宿迁青藏高原”之称的当地最贫瘠的峰山乡。“当老师动员同学报名应聘‘村官’时,八十几个人只有我一个人举手了,那时候周围同学都开玩笑说,你真要去当‘村官’啊?那以后不要忙死了,哪家的猪死了,哪家的鸡飞了都要来找你了哦!”家人对他的选择也颇为不解。秦树峰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厂,做棉花加工和蚕茧加工生意,希望他能回去接班。“我知道他们都是好意,但我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不过,刚来的时候,秦树峰还是有一种强烈的无助感。由于丘陵众多,当地农民每年只能种一季小麦、一季黄豆,每亩地年收入500元,生活水平极为低下。面对着连草都长不壮的沙地和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秦树峰感到了身上肩负的重担。
艰难的创业就此开始了。最先,他选择了种植西瓜。在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三江学院给了他宝贵的“第一桶金”,再加上当地政府的补助和各方同学的支持,他种植了50亩西瓜,一季净赚4万元。但西瓜毕竟种植要求比较高,如何让村民更快地致富?秦树峰重新开始思索未来的路。
偶然的机会,秦树峰想起了老家种植的杭白菊,“很多家乡人种植菊花都发了财,杭白菊可以入药,也可以泡茶,是一种较容易种植的经济作物;而盐城和宿迁的土壤应该差不了太多”。很快,秦树峰从老家请来了专家对土壤进行论证,而论证的结果不出所料,两地的土壤条件极为接近。兴奋的他立刻从老家一次性购买了可种一百多亩地的杭白菊苗。之后,便一门心思钻了进去,每天看书找资料到很晚,并不断地与有经验的人沟通学习,周围的村民都说他“着了魔”。
创业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去年的花期,汛情过猛,地下积了许多雨水,因为经验不足,他种植的50亩菊花都被雨水冲走了。当把那些死掉的菊花连根拔起,看到根已经全部腐烂,平日坚强的小伙子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哗哗地流了出来,“为了这些菊花,四点钟就要起床照料,好不容易可以看到成果了,它们却都死了,揪心地疼。”带着死去的菊花,秦树峰四处求医。“后来给菊花用了很多药,一些菊花成活了,当季亩产1500斤,净赚4万多元,总算没有白忙活。”
在秦树峰的成功示范下,村里人开始积极响应。本村的一个老板一次性就收走了他一百多亩地的菊花,并和“王老吉”成功签约;随着市场逐渐扩大,秦树峰也变得越来越忙碌。“现在我请了2个加工工人,8个采摘工,平时4个人维护,对于留守在农村的妇女来说,她们平时可以做做兼职,还可以在我这边学习怎么种植,这样今后她们就可以自己种菊花,这可比她们的一季小麦、一季黄豆要赚得多上几倍。”
问及秦树峰今后的打算,他很坦然,“现在我在这个村子已经找到了爱人,她也是个‘村官’,孩子都7个月大了,我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这儿的生活,并且爱上了这块土地。我想再在这里生活10年,看看自己能把这个村子改造成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