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是个很尴尬的身份,没有编制,没有身份,在称其为官时,多数人会选择打上引号。
人们习惯将选拔大学生村官称之为新一轮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样都受到政策的引导,但与30年前不同,这一次,青年们并非仅仅怀着单纯的理想主义热情,在多种价值观并行的今天,选择做大学生村官只是人生选择的一种,有的甚至还是一种委屈的选择。
五年内要选拔10万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这项政策从制定之初就或多或少带着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考量。
农村的广阔天地确实会让很多工作无着落、在城市无法实现抱负的大学生大有可为。而中国教育一直以来都使农村的孩子向往城市,逃离农村,在农村这个中国亟待给予更大发展力度的地方,人才极度匮乏,让大学生到农村去以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这项政策的出发点终究是好的。
大学生有知识,眼界开阔,思路活跃,无论如何都会给乡村带来新的气息。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农村,他们甚至无法融入农村,或者从一开始就没有深入到农村工作的意愿,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残酷的现实时,他们的志向被逐渐磨灭,如果一直都碌碌无为,还不如趁早离开,他们考研、考公务员,纷纷离开这片无法带来“收益”的土地。
临沂市从2008年开始选聘了2000名村官,三年任期。如今两年过去,这些村官必须面对新的选择,是继续留在村里还是另谋出路,已经有800余人选择离开。对这些离开了的人而言,他们有了更光明的出路,或者考上了公务员,或者找到了其他工作。
但是还有人在为前途发愁,三年期满,再找工作,他们还要面临着与一年比一年多的大学毕业生竞争的现实,其程度会比两年前更惨烈。
有人还选择在村里继续干下去,他们中有少数人被政府树立为宣传报道的典型,其能力确实强,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愿意为村子里做出实事。他们想尽快做出成绩,因为选择了走这条路,他们就要想办法保持更高的“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