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序流动,是2011年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年度特征。自2008年党中央作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重要决策以来,首批村官任职期满,顺利进入人生新站点。
“老村官”们的村官经历以及转岗感悟,对于在岗大学生村官而言,无疑是值得共享的财富。新年伊始,本报编辑部约请5位“过来人”现身说法,希冀对所有村官有所启迪。
留下,因为事情还没办完
讲述人:周靖
转岗类型:留村任职
2008年我被选聘到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舍虎村任职,合同到期,我选择了留任。原因是还有几件事没有办完。舍虎村种植半夏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信息闭塞,产销脱节,大部分钱都被中间商赚去了。任职以来,我着力改变这种局面,利用网络,联系诸如四川太极集团、四川同道药业等单位,使半夏有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目前我正在着手注册“舍虎半夏”品牌,争取尽快在全国开拓市场。我不能让半夏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那样会愧对老百姓。还有,我们村虽然有一所小学,可孩子上初中还得到乡里,每天5块钱的车费难倒了不少家庭,只有近六成的孩子能读初中。我要让所有村民富起来,让全村的孩子们都能念完初中。去年6月,我与广州一位商人合作,建立了舍虎村半夏加工厂,要不了多久,村民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
新年到了,我给村官朋友们说几句心里话:在村工作要有一种为百姓办实事的情结,真情融入了,真诚投入了,真心服务了,内心就会充实踏实。要学会从百姓期盼的眼神中读懂一份责任,从群众欢快的笑容里收获一份自信。要知道这份责任和自信,将会成为一生的动力,助你前行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