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一块红色的圣地,百色起义的号角从这里吹响;广西还是一片进取的热土,基层党建的一种新模式从这里破题。
“农民不出村,能办万千事”。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调研时对“农事村办”模式非常关心,他说:“‘农事村办’让农民办事不出村,平平淡淡一句话,真正做到不容易!”
“农事村办”实施5年来,改进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健全了服务农民群众的长效机制,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盛夏时节,记者踏访八桂大地,真切探寻“农事村办”的来龙去脉。
长效惠民便民的民心工程
——“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少花一点钱”,“农事村办”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办的事办好。
2005年乡镇改革以后,广西百色市的乡镇由原来183个撤并为133个,减少了27.3%,乡镇干部减少了14.7%。机构和干部减少了,但乡镇管理服务的半径却扩大了。百色市95.4%的市域属于山区,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很多地方成为工作盲点,村屯干部很少去或者基本去不了。一些边远村屯的群众到乡镇办事,来回要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山路,有时一件事情要跑好几趟,少则几天,多则半个月也办不完。
“我在担任乡党委书记时,发现一位老奶奶一连几天默默坐在乡政府院子台阶上,一问才知道是来领救济的,但工作人员不在,只能等着。这件事给我触动太深了,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谈起当年触发实行“农事村办”的初衷,百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欧阳可爽心情仍然很不平静。
2007年9月,以“农民办事不出村”为核心的“农事村办”模式在百色市田阳县开始试点。欧阳可爽向记者介绍说:“‘农事村办’就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县、乡、村、屯、户等5级服务站点为依托,以生产、文化、卫生、法律和政务等各类服务为内容,以便民、惠民、富民为目的,使农民需要办理的事情尽可能在村屯就地解决,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村屯得到共享,实现县乡党委政府职能重心下移到村、覆盖到户、服务到人。”
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情真意切:“既然农民群众出村办事不方便,我们党员干部为什么不能转变观念,进村入户为农民办事呢?我们要让农民群众在村里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农事村办”不是一次短暂的下乡服务,而是一项长效的便民惠民工程。“农事村办”模式要求按照“五有一化”标准建立工作体系,即:有健全的服务网络,有必备的办公设施,有明确的服务内容,有稳定的服务队伍,有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处理信息化。
经过5年的探索和完善,功能健全、运行规范、协调有序的“农事村办”工作体系搭建起了一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直通桥”。
这是一个热浪滚滚的中午。记者来到“农事村办”的“发源地”田阳县百育镇。在一个90多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厅内,前来办事的农民还真不少。百育村农民黄平贵家的房子旧了,想翻新一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填写建房审批表,一旁的国土建设业务受理员耐心地为他讲解着,不到几分钟,审批表就填写完成了。
“以前我们要盖房,审批要从村跑到镇,等县里批下来,至少要两个月,有的还要跑近一年。现在,只要材料齐全,我到这里填好表,盖全章,审批证最多10天就能下来。”黄平贵对记者说。
连日采访,记者所到乡镇的“农事村办”服务站点都设备齐全,服务集中。在那坡镇百峰社区服务中心,记者见到弄初村75岁的韦宝章老人,他正来领每月30斤的政府救济粮。“以前领大米要到镇上,光坐车来回就得花20多块钱,好多时候我就不去领了。现在,我把救助卡交给村党支部书记,几天后,村里的党员干部就会帮我把大米从镇上领回来,又省钱又省事!”韦宝章拍了拍村党支部书记刚替他领回来的一袋大米,高兴地对记者说。
便民惠民的“农事村办”,是一次农村公共服务内容的创新,它不仅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高效的服务,使各项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更为农民解决了诸多生产上的难题,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田东县中平社区“农事村办”服务站,在为农民生活提供直接高效服务外,还重点抓香葱种植特色产业化服务,实行香葱种植产销一条龙服务措施,经常请专家为农民提供咨询,农民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处长梁燕海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广西1126个乡镇已有1039个推行‘农事村办’;在6794个村设置了服务站点;建立屯级‘农事村办’服务点2.7万个;建立村级‘农事村办’网络办公平台2692个。共办理农事188万余件,服务群众1080万多人次。据估算,在‘农事村办’实行过程中,政府每投入1元钱,就能为农民群众办事节省约10元钱。这样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