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双赢战略。该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有得有失。但从其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全面推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此计划的实施和推广必将对缓解我国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 双赢战略 实施 举措 新农村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海南省局部试点实施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进步。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正式文件对“大学生村官”作一个统一而具体的表述,当前社会各界最关注的,同时也是报道频率最高的,就是狭义层面上的大学生村官,即大学应届毕业生通过考核后下基层农村担任职务。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面向全社会通过严格考核考察程序,公开选拔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工作,出任村干部(一般情况下,根据是否是党员的条件,充实到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干部群体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协助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曲折发展
1999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海南省率先启动,但经过七年之久的艰难行程后,曾经满怀信心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们有的被强制性地转为教师,有的下海另某出路,在这种悲情色彩笼罩中,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也趋于停滞状态。于是,人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偏见也由此而生,其它地方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也遭到一片质疑。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将责任归咎于大学生村官计划本身,因为在各种原因和环境的交织与相互作用下,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遭受重挫,从某种意义来说也不是一种偶然。就以财政因素为例,海南虽然身处沿海地区,但经济发展情况与沿海其它发达省份相差甚远,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财力保障非常有限。而海南省各级政府却恰恰在制定和实施此计划时考虑不周、评估不实,财政保障方面欠缺准备,尤其是没有考虑到县乡两级政府无力承担相关的费用,造成了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失去了相应的财政保障基础。另外,由于在编制、社会保障、配套机制、政策延续性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海南省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缺乏深厚的现实土壤,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它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尽管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发展中遭受挫折,但并不是说大学生村官计划就失败了。继海南之后,河南、四川、湖北、浙江、陕西、北京等其它省市都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并且很多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得非常成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比如浙江慈溪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开展的有声有色,赢得一致好评,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再如实施大学生村官比较早的河南省鹤壁市,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工作成绩突出,广受农民的欢迎和赞扬,而且该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的规模日趋庞大。而今年北京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更是开展得轰轰烈烈,报名人数超过了有关部门的预料,而且报名者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一些名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踊跃报名参加。所以,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地方的试验得不到预想的成果就对大学生村官计划产生消极的看法,更不能把对当年那些大学生村官的同情转变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排斥,应该理性、客观、公正地看待大学生村官计划。
二、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必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计划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新事物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而对于国家而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计划,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的一个双赢战略。如果此计划实施的好,从近期来看,将不仅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从长期来看,将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
具相关资料统计,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13万,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而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此残酷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和看法。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分始终无法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如果此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就业问题,尤其是担当振兴中华民族大任的青年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各级政府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引导,积极疏导,相继出台了多个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件和决议,想尽千方百计开拓就业渠道,扩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以此来解决就业问题,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保驾护航,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和提供后劲。
(二)、我国农村发展非常缓慢,相对城市而言,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明显滞后。造成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拉大,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众多的问题和原因之中,农村精英的严重流失,成为了农村发展出现恶性循环中主要的一环。
一方面,中国的农村人口规模太大,而相应的耕地面积却非常有限,再加上现代化技术和工具的运用,耕地日益减少等这样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将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众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其中,又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这样导致农村的劳动力流失严重,尤其是农村精英的流失,留在农村的大多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种现象在中西部省份普遍存在,特别是农业人口大省尤为突出。而缺乏农村精英的农村,其发展自然缺乏后劲和动力,发展的步伐容易缓慢也是必然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在对农村和城市投入资金比例上出现了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流向了城市。而农村不但难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甚至反而原本应流向农村的资金也被城市截取。城市化使城市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吸引和利用资源能力空前增强,特别是高质资源的聚集和利用,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流向城市。如此一来,农村受的关注程度下降、财政吃紧、后劲不足、发展缓慢,这些成为农村发展的主旋律。城市良好的生活条件,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对农民,尤其是农村精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农村本身的条件有限,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方面在对人才的吸引上都无法与城市相比拟,所以,农村精英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的政治体制僵硬,民主发育程度较低,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重人治轻法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农村精英对农村的政治权威产生怀疑甚至是抵触,尤其是农村的青年精英这一特殊群体。因为他们作为年轻一代,崇尚自由、民主、平等,不愿受农村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向往独立的生活和自由的发展空间,想尽可能地接触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新潮流,而城市恰好符合他们的发展的需求,所以他们对农村的归属感不强,许多人都不愿在农村工作和发展。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农村精英严重流失,让农村失去了致富能力强的领导者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最后演变成农村的发展遭受到了人才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三、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影响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大学生村官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
首先,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这等于给了他们职业生涯多了一个选项。面对城市就业的激烈竞争,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太过残酷,毕竟城市的发展空间有限,能提供的岗位有限,而求职者数量相当庞大,这就意味着必定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不了业。而农村却恰恰相反,农村严重缺乏有能力、有知识、有冲劲的年轻人才,尤其是知识学历高、致富能力强、专业本领过硬并且适应农村发展的实干型复合人才。而且农村本身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潜力,再加上国家政策逐步向农村倾斜,必将激励大学毕业生关心农村建设、献身农村发展,为发挥特长、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无限的舞台。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又是一次大的挑战。因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学习的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所以许多当代大学生都面临着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能力尴尬局面,这也是制约他们就业和创业的一个主观方面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验场。其间,大学毕业生将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完成由学生向职业工作者角色的转换,而且将遇到许多现实中方方面面的困难,并且在学生时代从未遇到的难题,这些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严峻考验。
(二)变革和更新传统择业观。
一直以来,许多大学生总以“天之骄子”自居,所以在就业方面也比较讲究。就地域而言,喜欢选择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在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就业,而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去创业,不愿去小城镇或农村地区;就职业选择来说,倾向于文职或指挥类的工作,要求体面、待遇高,而不愿干一些体力性的艰苦重活;就单位选择上,热衷于进机关事业单位、高薪企业,而轻视中小企业和条件相对艰苦的单位……这些错位的择业观不但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前途,也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势。在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生逐步理解和接受“大学生也是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观点,并以此心态去选择职业岗位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一次伟大尝试和探索,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广大农村去艰苦创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干出不平凡的功绩。
(三)推动农村的发展和进步。
从政治方面来讲,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大学生的加入使该地区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日常工作产生影响。在这过程中,一些民主的思想和处事方式将带入到工作中,民主的思想和宣传力度将在农村大为将加强,更能调动农民参加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也将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使我们党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
从经济方面来讲,大学生村官将向农村带去比较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市场主义的思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与城市相比,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正好可以将市场经济的意识带到农村,让农民也用市场经济思维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运用资本市场等等。这些都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文化方面来讲,大学生村官计划将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产生巨大作用。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一些地区的文化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步骤,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这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严重不符,甚至是相违背的。而大学生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和思想教育,树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而大学生村官入住农村将对于全民族普及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