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如今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新农村建设智力支持双料问题的一条思路性举措,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此项工作,而对于北京这样一个高校云集的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输送力度自然不在话下。2007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大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数量,计划向京郊农村再输送3000名高校毕业生,预期未来几年达到每个行政村有两名大学生村官的水平。势头虽然不错,但在红火场面的背后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国家花钱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仅沦为个别领导的“私人秘书”?
我们知道,高校毕业生服务农村多是顶着“助理”的头衔,例如“村党委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等。之所以只以“助理”相待而不冠以实权,一方面由于毕业生自身“从村政”的能力水平尚且有限,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村官“上任”时间较短,大多两三年就有可能离开,给予他们实权并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基于以上原因,把服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定位在“助理”这个层面上还是比较科学的。
但是,此“助理”非彼助理,我们不能把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的“助理” 简单地理解成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当中各级领导身边的助理,两者性质和作用存在根本差别。国家花钱选聘大学生到基层去服务,是希望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成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条文化纽带,通过这些高校毕业生把必要的知识、新鲜的生活理念、崭新的文化观念传递到广大农村,继而再通过这些知识、理念和观念的传递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一股年轻的活力。把大学生们安排在村里的“头头脑脑”的身边当助理,除了有前段所分析原因之外,也同时希望大学生们能用自身知识以及年轻人所独有的工作激情去影响现有的村官,让这些村官在领导当地村民劳动致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效率去争取尽量大的收益。
然而现实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走马上任后就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助理,每天的工作也就集中在为领导打打字、写写报告,教领导学会使用电脑,帮办公室整理整理文件、档案这样一些琐碎之事上。不是说这些工作没有必要,而是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此,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参与到村里重要“政事”的机会,听其谏言,不一定最终采用,但此过程十分重要。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去年9月被分来了一名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名叫梁元。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梁元就帮助当地迅速开办了电脑培训班并已顺利结业,而英语培训班也在进行当中,授课对象既有当地农民也有政府里的工作人员。笔者认为此举甚好,事情虽小,却将大学生村官传递文化的作用突显出来。
二、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分配是否能更加透明化?
关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以后的岗位分配,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而问题的存在又直接影响到人心的和谐,因此不得不在此慎重提出。
就京郊农村而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十分突出。有的村穷,有的村富,有的村贫穷的让人难以想象,而有的村也富的让人大吃一惊。对于大学生村官们,谁去穷村谁又去富村,这中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支配岗位分配呢?立春这一天,笔者跟随北京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到房山去看望由北大校门走出去的大学生村官们,却意外发现仅在这为数不多的18名北大校友中间就已出现分配岗位不平衡的情况。十分巧合的是,在这18名大学生村官里面分到条件艰苦、经济落后村的学生恰恰也是自身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有的还是靠助学贷款和学校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的“苦孩子”。是巧合,还是人为?笔者不禁在这里要打个问号。根据房山区相关工作部门的说法,岗位分配的原则一是考虑学生所学专业,二是坚持“女生优先”,即尽量将女生安排在条件较好的地方。但这些标准也只是“我们在听他们说”,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文件抑或公示出台,或许相关工作部门会认为这样做“不存在问题”,但看在公众眼中却很容易形成“不透明”的印象,进而怀疑岗位分配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不公平行为。
大学生村官工程这几年仅是一个开端,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从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们的角度,大学生村官工程凝聚着太多的目光和期待。如果开端不济,使人对其丧失信任,很难想象这项利民之举如何得以坚持下去!问题在此提出,以供观者同思。[作者:李文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