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开始出现了“向农村进军”的高校毕业生。但是争议也随之开始:大学生到底是冲着待遇和机会来的,还是真正想到农村开创事业?带着功利目的能否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时下正是2007届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然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很多想要进入大城市、名企业就业的求职者头痛不已:毕业生在逐年增多,但是这些地方的工作机会却没有太大的增加。 然而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还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于是随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开始出现了“向农村进军”的毕业生。
但是争议也随之开始:大学生们到底是冲着待遇和机会来的,还是真正想到农村来开创事业?带着功利的目的能否真正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新时代的“知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舒敏娟等149名大学生“村官”日前从校领导手中接过大红的聘书,担任杨陵区村委会主任助理和社区主任助理。而在此之前的九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有137名在校大学生受聘担任了陕西杨陵区三乡一镇71个村和4个社区的村委会主任助理。同样的事情在北京早已发生:今年七月份,有两千余名大学生到北京市郊的1853个行政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进行为期三年的基层一线工作。而报名录取比例竟达到了8.5:1。北京如此大规模地招聘大学生当“村官”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有人甚至将他们比喻成新时代的“知青”。
在这些大学生“村官”中,不但有一般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北京地区的“村官”中,甚至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名校的毕业生。清华大学在确定最终的三个名单前,有32名毕业生报名参加笔试,18人参加面试;而在北京大学参加报名的88人中,竟有26名硕士,4名博士。如此高的学历,“知识青年”是当之无愧的了。“知青”们看重的是什么?
“大学生”和“村官”这两个曾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字眼现在为何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呢?做“村官”的大学生们究竟是看中了什么呢?
2005年,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同时国家经济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深入实施的现实,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采取措施,制定了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使进入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们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政策上的保证使相对缺乏吸引力的农村市场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打开了局面。
在此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到农村就业自然成为大学生们的一个选择。所以,待遇和优惠政策是最为吸引大学生们的一个因素。以北京为例,大学毕业生当村官,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薪酬为2000元,之后逐年增加500元,并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这样的收入在应届毕业生中属中上水平。同时,3年工作期满考核合格,可转北京户口、优先录用为北京市国家公务员、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甚至被推荐免试入学。
有不少的应聘者坦言,他们就是冲着这三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来的,有这三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在以后考公务员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大的优势;为了能够在以后的考研中给予加分也是一些应聘者所看重的。
“何况还有不算低的工资”一应聘者说。当然也有真正想去农村的广阔天地做一番事业的学生,“去做‘村官’符合我所学的农村区域管理专业,而且我曾经得到过社会的帮助,能到农村做点事情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说。“做‘村官’有什么啊,要是能够把所在的村子发展得像华西村、南街村那样,不也能体现你的价值,表现你的能力嘛。”研究生小孙说。目的和结果孰更重要?
大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没有那些优厚的待遇和政策,是不会有这么大的积极性的。“三年后回来考研加分,继续工作还会解决北京户口,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要有‘门路’才行。没这些(政策、待遇)他们才不会去呢。”吉林大学的小王提到这事情一脸的不屑。而武汉大学的一男生则认为,不管什么目的,只要能够真正带去农村需要的东西,促进农村的建设步伐就行。而农村方面的要求更是明确:“你要是扎根来的,我一百个欢迎;你要是来镀金的,我不要!”一个村长坚定地说。
有评论认为: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不能否认大学生的报名热情很大程度是冲着以上待遇去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时下村官的素质起点与知识结构,大大落后于客观要求,亟须视野相对开阔、能跳出小圈子思考问题的大学生们来改变现状。组织部门不仅给大学生当“娘家”,而且为他们落实待遇,大学生们当村官的热情,也很难说没有一种职业精神的激励。[作者:刘文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