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来抓。根据《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学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2007年将有约5000名应届毕业生享受代偿资助。
一般认为,不少大学生宁肯挤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里苦熬,也不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大学生还屡屡受到“怕吃苦”、“好高骛远”、“就业观念陈旧”之类的责备。其实,“怕吃苦”、“好高骛远”的心理不能说没有,但同时另外一些原因也是不能忽略的。比如,现在大学生普遍注重“精神享受”,他们难免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基层的人文环境。还有的大学生从整体上考虑,认为基层尽管机会可能较多,但受到的各种限制也很多,大城市尽管工作岗位紧张,但只要能找到机会,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和平台之上,对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
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不能不注意到“经济人理性”的问题。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前提性假定认为,每个人都有着基本的理性,每个人在作出某种行为选择之前,都有自己的目标函数,他能够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知道如何去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普遍来看,现在不少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在大城市里苦熬,是因为他们通过对“目标函数”和“既定约束条件”的比较、权衡,相信在一般条件下,留在大城市苦熬比到基层就业创业承担的风险更小,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更稳定。他们选择大城市符合“经济人理性”,简单指责他们“怕吃苦”、“好高骛远”,既无助于改变他们的认知,也无助于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问题。
相反,事实证明,只要国家和地方采取积极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河南省邓州市,近两年来有200多名一度在大城市苦寻工作、一心想跳出“农门”的大学生,纷纷反其道而行唱起了“凤还巢”———回到家乡创办涉农企业。他们的选择与其他不少大学生有所不同,但同样也是“经济人理性”的体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另一种“理性”的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到基层单位就业创业,可能比留在大城市苦熬风险更小,而收益更稳定。请注意,这里说的“一定的条件”,既包括基层本身的人才匮乏、创业空白较多等因素,也包括国家的支持政策,以及基层地方政府出台的诸多优惠政策(如为大学生创办企业适当减免税费,提供财政贴息贷款等)。
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积极思路。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其助学贷款由国家代为偿还,以及地方政府和基层单位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各种优惠,都能对大学生的选择产生正面激励效应,引导他们作出“经济人理性”的选择———到基层去,到国家和社会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同样能够实现知识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作者:潘多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