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村官
遭遇“无事可做”困境
尽管动机良好,然而“新上山下乡运动”所引发的争论,从政策出台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大学生下乡,所根据的是“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农村缺什么呢?不缺人,缺的是人才,缺的是资金、农业技术和信息。
但是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经济学相关专业比例也相当小。
换句话说,目前到农村当村官的,多数并不是农村急需的专业人才。
事实上,北京市某区一位官员就对大学生村官说:我们并不指望你们到农村做什么事情,主要是熟悉情况、适应农村。这一观点是有问题的。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许多地方都把大学生村官安排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或者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让大学生跟着原有村干部“见习”做村干部。
其实,由于税费已经全免,上级政府没有多少事情下派,农村基层并没有多少“行政”事务可做。
一些大学生村官就是干一些杂活,打水扫地,接听电话什么的。无事可做使得许多怀着满腔激情而去的大学生村官颇有受冷落之感,情绪低落、思想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