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农村娃通过努力学习,考入大学,走向繁华的大都市,是改变沿袭父辈命运的唯一出路。然而,大约从2002年起,大学生开始回农村任职,人数逐渐增多,有人亲切地称他们为“新知青”。这部分大学生放弃繁华都市,原因何在?他们是否能发挥预期作用?记者在藁城市采访了几位大学生“村官”。
“新知青”们的小聚会
闻听几位大学生村官有碰头会,记者一大早就赶往藁城市。此前,石家庄市委组织部的同志告诉记者,藁城市是石家庄市安排大学生在村任职最多的地方。来到藁城市委组织部,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孟桂燕首先打趣说:“看呀,梁立凯变得更黑了。”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梁立凯长得高且瘦,戴着一副方眼镜,斯斯文文,一副学生干部模样。听到大家取笑,黑脸微微泛红,“村里正忙修路,我天天去施工现场,黑点正常嘛。”待他扶正眼镜,仔细看一眼孟桂燕和彭静两个女生,不服气地说:“你们不也黑了吗?怎么光笑话我哩?”孟桂燕偏着头,笑吟吟地说:“收麦哩,得做好防火宣传,每天到地里,胳膊、脸上都晒爆皮了。”记者问:“你们干吗不打把伞防晒?”梳一个马尾辫的彭静说:“那可不行,农民们都在地里干活儿,我们打伞过去,不协调呀。”
梁立凯又问一位穿白色衬衣的小平头男生:“张涛,你现在忙什么呢?”小平头笑笑说:“我在动员村民养兔子,先在家做实验养了一些种兔。”听说有记者来,梁立凯立刻问:“是帮助我们推销冬枣的吗?我是岗上镇南席村的,我们村的冬枣很不错。”大家都笑起来。这些个性活泼、充满青春朝气的青年人都是1980年后生人,看起来似乎无忧无虑,然而,他们已经在农村任职两年,个个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不跃龙门愿跳农门
说“新知青”们“下乡”,不如说“回乡”更准确。记者了解到,为让大学生们能长期在农村安家立业,在安排大学生农村任职时,经过综合考虑,大多让他们回自己家乡任职,对于这种更人性化的做法,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表示非常支持。“新知青”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感情,适应力强,也容易获得村民认可。
孟桂艳现任增村镇中姚村党支部副书记。这个脸上总洋溢着甜甜微笑的女孩子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决心回到家乡。她说:“我学习的是动物养殖与疾病防疫专业,而中姚村农户大都养殖肉牛,专业正好对口,在农村发展更有用武之地。”张涛是兴安镇张村南街村主任助理,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食品专业,父母很希望他能回来带领大家致富。张涛回村的那天,乡亲们嘱咐他:“要好好干,不然骂也骂走你。”
南董镇韩辛庄村的韩腾锋,看起来成熟沉稳,说话慢条斯理。韩腾锋家在县城,他选择回老家任职,有些朋友表示不解,认为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要回到农村,还不是正式干部,图个什么?但他只有一句话:“当‘村官’并不意味着我的能力差,而是农村更需要我。”他的行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告诉记者:“刚来农村时,我发现有的村民说话带脏字,感到很不适应,但是后来我发现,村民们并不认为这不礼貌,反而是对你亲切的表现。”在和村民不断的接触中,他懂得了:“要想和村民搞好关系,就要在真正意义上去尊重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