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此,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记者昨日采访获悉,目前全国各省的村官选派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
事实上,自从2005年北京出现第一批5000名大学生村官,国家对大学生支农,支教和其他农村等薄弱行业和方面进行知识人员的支援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先后出台了一些有关文件,在这样的形势下,各个省和地区纷纷组织考核一些大学生下乡,或做村官,或做教师,或做医生等不一而足,如河南省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就决定从去年年起,用3年至5年的时间,为全省每村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力争五年内村村有大学生“村官”。 其他省份也不例外。
确实,与中央某些预期的那样,近年来一批年轻有知识和开拓精神的大学生进入农村广阔的天地肯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给予农村基层干部输送一批新鲜血液,一些方面有利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但这同时也不能不使我想起来几十年前的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形,在此,本人并非对大学生村官等新生事物有什么偏见,而是持着对历史以及大学生们高度负责的态度来探讨一下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或许能够为政府类似方面决策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我认为它们在产生的社会背景上有十分相似之处,都是在知识无用论的前提下发生的一个现象,前者知识青年下放农村,与当时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舆论环境有直接联系,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广阔天地接受农民伯伯再教育,以劳动改造为目的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今天大学生下乡直接的原因也是社会大背景下知识无用论的抬头,并且根本表现在就业缺乏空间,生存发生问题的情况下政府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虽然主流宣传上叫好声一片,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反映的声音并不一样。
显然,不同的地方现代大学生跟上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艰苦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偏远农村尽管改变不大,可是仍然各方面条件要比原来要好得多,况且现代大学生村官绝对不要干强体力活,作为脱产干部工资待遇也不低,象北京大学生月薪已经达到2500元人民币,一般时间不低于三年。三年期满可以要求回到城市或者其他地方发展,政策上比起上一次的知识青年下乡更加多的优惠,起码用不着出现以前下放知青要接受农民低层次再教育的尴尬局面,这也说明党和政府对年轻一代大学生的再就业与成长表示无比支持和关心。
不过学生娃不会在农村吃大苦,待遇也不低,不等于说明大学生做村官就有必要!下面我便着重探讨一下大学生做村官的不良因素,此纯粹为个人观点,以求抛砖引玉。我认为对于大学生村官不能够仅仅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热闹,如此大规模的下乡行动必然会影响一代年轻人的发展,甚至整个民族的心灵深处产生后遗症,上一次年轻知识分子的下乡结果今天我们看来是失败大于成功,很多本来应该继续接受文化教育和素质锻炼的年轻一代匆匆打起来背包向农村代替农村简单劳动力来使用,完全是一种愚蠢的行动。那种在失落的农村情绪中成长的一群回城老知青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有不堪回首的感觉!
而现在大学生经过国家和政府几十年的高等教育倘若仍然不问青红皂白统统下乡,势必造成新的浪费,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对于大学生村官还有是否能够胜任工作和愿意真正扎根农村的疑问,其中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够干好村官吗?回答是不容易,原因有下面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