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书记徐长春提议开办的“村官”专业,最近在河南农业大学正经八百地开学了。据相关媒体报道,这个专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招生60人,达线的931,这个比率录取学生,用农业术语叫做“掐尖”,实际上该新闻里也确实是这么用的。
这个专业的正式名称叫做“农村发展与管理”,其目标是培养“掌握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关于这个我没啥可说的,农村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至于这要求跟MBA有啥区别,我看没区别,跟其他管理专业相比好像也没啥区别。
其实我个人倒是对怎么有这么多人报考村官专业更有兴趣。当然,新闻上给出的标准答案是你我面对镜头都会说的那些话:改变农村面貌、农村要有高水平的干部、带领乡亲们致富,等等。老实说吧,我绝对不怀疑这些话里有不少真心的成分,但就我这些年生活的经验看,真心的成分到底有多大则是个很值得怀疑的事情。
首先,农村供养个大学生不容易,即使在这个大学拼命扩招的时代,上大学基本上也有考上秀才的感觉。可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确实很困难,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城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很不容易。前段事件有条新闻说,大学生毕业去干了洗脚工,这新闻跟当年发现北大毕业生去开肉铺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可不能相比。原因无他,这两年这种事情太多了而已。
“村官”专业算是个另辟蹊径的活计,看上去就业前景至少是很美妙的。如果我们相信人们都是为自己孩子的将来打算的话,那些说起来很好听的话基本就算是门面了。其核心不过是农村一直比较落后,但最近有好多新闻都说大学生到村里锻炼得到了很好的挂职机会。要知道,村官虽然不算正经干部,毕竟也是一村之长或者一村的头头儿,要是按照从前的话讲,那是吃商品粮的。更何况,大学生当村官,还有城市户口、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等附带优惠条件。所以,能有这个机会,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其次,“村官”可不是小官。有人可能觉得,村官在古代都没有品级,现代好像也在行政级别里,就连最低的“副股级”干部都算不上。但这事情很难说。官位的大小与其得到的利益未必成正比。比如说在北京这样政府机关荟萃之处,随手拉出几个,说不定就有个科长、处长啥的,要是红运当头的话,一脚踩到某司局级领导的脚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官员太集中的地方往往大家就都不是官了,而在一个村里,村官那可真的是“官”啊。
所以,在相信那些豪言壮语之余,我也相信这是个利益问题。但这不代表我对这个专业有啥意见,毕竟谁都是为了利益,这没什么不对。而且在很多的时候,把利益伪装成追求也算是常态。只是我个人觉得,由于村官在我们这里的特殊性,这个专业商业方面的学问少一点倒没啥,良心的教育要多一些才好。(五岳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