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至今,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探索已进行了13年。一个原本沉寂的行当,何以渐渐的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强势媒体连续聚焦,纷纷热议报道?曾几何时,大学生村官还被称为“现象”,而如今,怎样渐渐汇成“潮流”?
希望通过我们的文字,搜索出他们的足迹,还原出他们的步伐,并一同体验这一新“上山下乡”运动中大学生村官的心路历程。
今年6月,江西省在选聘720名“村官”时,短短4天的报名时间,有近2万名大学生网上报名,8359人通过网上资格审查,取得了报考资格,其中有158人是硕士研究生。8359名大学生争当720个“村官”,曾经的“阳关道”如今变成了“独木桥”。这样的场景不能不让当年有着“首位硕士村官”之称的杨本伦感慨。
1992年10月,28岁的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硕士研究生杨本伦主动放弃了国家人事部主任科员的职位,回到山东老家沂源县石桥乡东北庄村当起了村支书,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惊世骇俗的选择。6年后,屡屡受挫的杨本伦背负着村里村外的万千争议,离开了农村南下打工,几经周折,如今他已经成为淄博信誉楼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把一个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
看着如今的“村官热”, 杨本伦说:“现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与我当时有很大不同,党政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帮带机制更加健全,相信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农村找到用武之地,不会再出现第二个‘杨本伦’。”
历史当然不会出现第二个“杨本伦”,正如当下的“村官热”也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第二次简单重复一样。新时期的知识青年与农村的情结有他们自己的起点,有他们自己的时代背景。
当前的大学生“村官热”可追溯到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当时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
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全国大部分省市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提出以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为主要形式,确保近几年之内实现“村村有大学生”、力争一村两名大学生的目标。2006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8年3月,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今年开始,将用5年时间招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新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当媒体将聚光灯对准这些年轻人时,他们想记录的绝不仅仅是这一政策性繁荣背后的是非恩怨,他们更期望记录那些像杨本伦一样的知识青年用自己的青春、激情、智慧和坚持谱写出的一段段“乡村恋曲”。10万年轻人或许改变不了这个时代的农村,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变10万年轻人的人生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