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突出问题: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 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村文化室名存实亡,适合农村的各类科普资料缺 乏;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突出。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 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消除愚昧、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应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 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我将努力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 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占领农村阵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让村民能够乐不思赌。敏锐注意各类宗教活动在农村中的 新动向,对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动,坚决予以制止,彻底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 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为了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在农村建设中,每半年工作都作详细的计划和总计,并严格围绕所作的计划内容来实施,以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做 到联系实际,不想当然。由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制定具体方案过程,都充分考虑村的经济总量、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 度等因素,尽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供两委参考实施,以缩短组与组、户与户之间差距,以防止新农村建设乏力。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以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
五、关于小黄桥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想法
1、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该村现有人口2470人,现有耕地2976亩,已建设了较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体系。但目前尚有950亩耕地,灌溉用井紧张。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借助现有的水利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粮经比例的缩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在目前状况下小黄桥村致富的有效途径。
2、 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 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我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新城市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无公 害蔬菜的种植。目前农产品存在着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的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忽视了品牌效应,有时还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复 等现象。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村民增收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使农民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今年已经在竹园马搞无公害蔬菜试种,小有成效,我有信心形成规模,成为全村种植业的领头羊。
3、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一池三清五改五化”(建 沼气池、清理粪堆、清理垃圾、清理柴草、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陈规陋习、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引导农民积极投 身治理乡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乡村,为广大农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得到的资料及思索,可能还不全面,不深入,但我相信这只是起点,以后会有更深层次的探索。在今后的 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入群众。从广大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在县委举行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小黄桥村奉献自己的青春。期待通过各级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我村早日实现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