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丰城市袁渡镇河垅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廖小华
廖小华在书屋的工作照片
我生于江西赣州市,是2007年江西丰城市 “521”人才战略工程引进到畜牧水产局工作的一名硕士研究生。说句心里话,来到离家乡五六百里的农村当一名小小村官,并不是我当初的理想,但通过2年时间的挂职锻炼,促进了我对农业的认识、加深了我对农村的了解、增进了我对农民的感情。我深深体会到: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是锻造人才的大熔炉,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我愿把青春献给新农村!
前年12月底,当接到丰城市委组织部下派我到该市夏家村当村支书助理的通知时,内心十分复杂。去年1月14日,我和另外几个大学生村官收拾简单的行李和日常生活用品,在单位领导的陪送下来到离城里50多里的同田乡政府报到。一路上青山绿水作伴,风景十分优美,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同时我又看到这一带的房屋还比较破旧,据介绍有的村庄还是省里的重点扶助对象。听说村里来了个大学生村官,村民都不约而同过来看热闹,他们都是那么地纯朴和善道。但同时我又隐约听到:“一个大学生懂什么农村工作,能干啥?晚上一个人守一幢房子,吓都会吓死哩。”初到夏家,白天守空房,晚上抱枕头,想起华灯璀璨、歌舞蹁跹的都市丰富夜生活,心中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为解寂寞,我与在南昌市工作的大学同学聊天,他向我“洗脑”,劝我不要当村官,以至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不到周末他还找到村里来,一进门就向我泼了一大盆冷水:“堂堂研究生,放弃城市的优越舒适生活,跑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来,图个啥?还不如到外面打工去……”
“既来之,则安之。”我想,我是名共产党员,又出自干部家庭,既然上级派我来了,就应该听从安排,绝不能辜负组织的培养,要干就干出点成绩来!
要富裕农民首先要教育农民,先富脑袋再富口袋,我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开启农民致富大门的金钥匙,使农家书屋成了农民学习科技文化、了解致富信息的俱乐部。住在村里,我慢慢习惯起来了,主动融入群众,学说本土话。为打开工作局面,我经常到农民家里和田间地头与农民聊天拉家常,走访老党员、贫困户和五保老人等,摸清村情。通过广泛接触,我认为,农民脱贫致富最需要的就是文化知识和信息,许多村民也迫切希望通过学习致富新技能来改变贫穷,但是又没地方可供读书看报。于是我萌生了创办农家书屋的想法,跟村支书商量,决定搭建一个农民学习的平台。去年3月,我在村委会腾出闲置办公室办起农家书屋,不停地跑赞助争资金。汗水和真情换来了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有的送来了课桌和板凳,有的送来了书架,有的送来了书籍……随着农家书屋正式挂牌,短短一个月,书屋里集农业科技、法律知识、文学小说等书籍共2000余册,报刊杂志52种,电子音像制品100余种(张),全部免费开放。村民到农家书屋,通过查阅《养殖知识问答》、《牲畜病防治》、《禽畜养殖》等资料,学到了禽畜房舍配置、营养搭配、常见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里面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