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村支书助理 邓光琼
怀着对新农村建设的无限热爱,积极响应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的号召,我有幸成为重庆市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所任职的村——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是云阳县唯一的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这一年的工作期间,我真实的感受了农村的发展现状,有喜有忧。喜的是: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的环境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忧的是: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农民的思想素质还较低,这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上台阶的重要因素。
活龙村的农民思想素质现状
活龙村有25个村民小组,有4个小组集中居住在移民后靠安置点上,从思想素质方面衡量,4个集中居住的小组村民近年来在镇、村党组织的带领和教育下,思想素质得到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离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理念
活龙村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与村中心只有15分钟的车程。基础设施、交通物流条件好,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并没有被村民开发利用。全村的村域经济的发展还只局限于村支两委通过努力吸引项目和投资,全村现在只有柑橘和蔬菜两种产业,并且是采取的独户经营模式,规模小,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而各农户家庭固守传统的农业作业思想,缺乏创新理念,对上级组织和单位的发展致富的指导,缺乏一种尝试的勇气,让需要引导。
(二)惠农政策越来越好,农民想索取的愿望就越强
进十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多次将一系列惠农政策纳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全国各地农民喜笑颜开。但是随着党对农村优惠政策逐渐增多,笔者从身边许多事例中也看到了一些随之衍生出来的问题。
1、等、靠、要的思想仍然严重
大多数村民缺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劲头,依赖思想还很严重。只想着政策照顾、政府扶持,社会救助。活龙村是一个移民村,有4个小组的村民失去了土地。在我走访村民的过程中,常常听到部门村民跟我倾述,他们是后靠移民以后,没有了土地,没有收入,生活困难;双沿户有移民后期补助,单沿户什么都没有,觉得政策不公平;起初他们反映的情况让我感触很深,很想帮助他们。当我把我了解的情况跟村支书探讨时,却让我大吃一惊。村支书是本村的老支书,对家家户户的情况当然比我了解。他说,那些跟我反映家庭困难的村民除了有个是孤寡老人的确实比较艰难些外,其他的都是有不错的经济来源、生活宽裕。他们为什么要骗我,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得到国家更多的帮助与扶持。也常常见到村民为了吃低保到村里、到镇政府想法设法的争取;有的村民手里拿着个残疾证,就问国家是什么补助政策;现在有些中学或者高校针对贫困学生有减免学费或者助学金等政策,常常有家庭情况较好的村民到村委打贫困证明等这些想象都无不反应出农民对国家给予的期盼越来越高。
2、国家、集体观念仍需加强。
土地承包到户、减免农业税以后,有一些农民的国家、集体观念淡漠。讲索取的多,讲奉献的少。遇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对国家、集体利益不太关心;对重点项目建设不支持,甚至横加阻挠。活龙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数村民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政府将宽敞的水泥便民路修到家门口、耕作便道横竖交织在田地;政府出资修水库,买水管,把清洁、便宜的自来水送进村民家中;政府出资实施“一池三改”工程,村民不花一分钱就用上了清洁的能源,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政府出资实施民居风貌改造,村民住进了别墅似的小洋房……。真可谓是政策好得无可挑剔。然而,多数村民却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把这一切却当做理所当然。在村里需要新修建一所小学、一条组级公路、一条便民路,需要占某些村民的一块地、需要他们义务出点力,那可没那么容易。在补偿方式、标准上是不依不饶,容不得半点损失,心存怨恨,埋怨村委不公平,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让别人拣了便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集体利益变得毫无分量。
再列举一个我们邻村的例子,该村有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涉及到20多户的房屋拆迁,政府一直努力,在政策、资金方面通过与上级协调,将补偿标准提到最高。比较懂法、懂礼的村民已经签订了拆迁合同,四个月过去了,拆迁工作还未完成,仍然有50%的农户,始终不满意,并声称:要拆可以,政府就拿150万来。一套地处乡镇江边的2层大概1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在云阳县这种欠发达地区怎么说150万也太脱离实际。在这个讲和谐的社会,拆迁工作也被明确规定要和谐拆迁。然而现实是,拆迁工作人员讲和谐了,但是我们的群众却不讲和谐,跟前去做工作的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即使坐下来谈判,也是恶语相向,甚至辱骂、动手。
常常听到参与拆迁的乡镇干部说,现在的部分农民真是被党的好政策惯坏了,法制、纪律观念淡薄;随时都想发点国家财,有机会就多捞一笔。想想,下去开展工作的干部,虽然他们是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但他们同时也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国家的尊严,怎么也不应该受农民朋友的辱骂、殴打的待遇吧。农民这种国家、集体观念的现状却是让人忧心。
(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需要提高
1、环保、卫生意识淡薄
活龙村在今年实施的民居风貌改造以后,全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是若走进某些村民家中,会发现室内外的环境和楼房显得分外不协调。大多数村民还保持过去的习惯,杂物、柴块堆放在门前院坝角落;房前屋后的树木也被用来晒挂衣物;体面、贵重的家具摆放在楼上,底楼客厅却随便摆放点日常用具且七零八落的;针对这些现象,村委通过会议强调、请专业老师讲课培训,在集中居住点取得了成效,但是那些单家独户的村民始终抱着一种农民就是老大粗的思想,不把此事当回事。
2、家庭美德更需宣传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如今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却被逐渐被人遗忘。活龙村的村委最近每月都要处理几起家庭、邻里纠纷。矛盾主要是:不赡养老人、分家产而产生的父子、婆媳、兄弟姐妹之间的纠纷;因为边界、共同财产的归属权而产生的邻里纠纷。情形最为恶劣的是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在最近的一周内村里就出现2起这样的闹剧,这种现象的增多,既影响了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