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佟家务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汪前程
和孩子们在一起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是落实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一、把握发展主题,加快实现共富目标步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不断发展,农村日益繁荣,农民持续增收。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相继推出,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然而,农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农村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矛盾和农村公益事业项目需求突出和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要解放思想,放眼全局,求真务实,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不可刻意回避,得过且过,也不可急于求成,削足适履,要用发展的手段解决发展的问题。必须不断优化内部结构,进一步提高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新型农民,带动“民富”;必须创新经营方式,促进集体资本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村富”。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市场引导、信息提供和科学指导。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注意学习借鉴优秀典型,努力把集体资产“搞活”。农村党员应先富带动后富,互帮互带,有条件的村可以探索建立村级保障制度,丰富国家快速进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向共富目标迈进。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基层组织先进与否和执政能力强弱。目前,农村基层组织普遍面临着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干部文化程度偏低,优秀人才外流的困难局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因此,农村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党员发展要进一步规范化、年轻化、专业化,避免受到宗族和家族势力的影响;“选对一个人,带动一班人,搞富一个村”。要扩大村党支部书记选拔范围,创新村党支部书记考核、竞争、退出机制,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提高待遇,加强监管,探索村级问责制度;继续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培训水平,注重教育培训实效,着重提高他们为民服务意识、政治理论水平和带头致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