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袁家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李艳
七年前,一位自称姓马的叔叔坐着小轿车,一路打听来到我家门口,当我跟随父亲走出门口迎接他的一刹那,我觉的那位叔叔既熟悉又陌生,仿佛似曾相识。他们互相打量对方片刻之后,便相拥在了一起,父亲高兴的叫着:小马,叔叔则叫起了“哥哥”。其实父亲并不是“哥哥”,而是马叔叔在村里插队时候的朋友。看着村上的变化,马叔叔和父亲共同回忆起他们二十多年前在村里劳动的一点一滴,对那段艰苦岁月充满了感动和感激,感谢那段艰苦岁月对他们人生的洗礼和磨练。今天的马叔叔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每当他在工作中碰壁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在村里当知青的那段日子。看着马叔叔和父亲回味的神态,从小受到父母呵护的我,当时真的体会不到马叔叔的心情。
李阿姨是我朋友的母亲,高中毕业伴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来到了宝鸡的一个小山村,开始知青生涯。城里长大的李阿姨学着适应,她和生产队的群众每天一起劳动,扛着锄头锄地,掰包谷,挣的工分从不比别人的少。李阿姨从城里的娇气孩子变成了会干农活的行家里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知青都回城了,李阿姨也有幸到了一个国有的建筑企业工作。在工地里,阿姨是什么苦都能吃,听说厂里要买拖拉机,她就去学开拖拉机(别人都怕累和苦),但是最后厂里也没有把车买回来。听说厂办学校要招老师,家人都劝她去试试。她就每天坚持在工作之余学习,经常挑灯夜读。最后又进了厂办小学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说之所以有这样一股股冲劲去学东西,都要感谢那段知青生活,农村的生活对她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当了解到马叔叔和李阿姨的知青故事后,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去基层服务。于是当党中央做出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的政策时,我确信我的机会来了,为了能够真正在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我选择了国家级贫困县-永寿县。 转眼之间到村任职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让我这个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大学生茁壮地成长起来了,一年的农村工作,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是事业在平凡中孕育伟大。从都市到山区,从学校到农村,由学生到村民,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感悟。农村工作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群众的心最容易得到满足。在村情、民情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我们要做大事,难事不容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工作一年来,我坚持从给群众捎取一个身份证,邮寄一份信件,打印一份协议书,重装一下电脑系统,编发一份Email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举手之劳的事,但是对于群众,给予他们的却是最大的帮助。
二是信念在关爱中更加坚定。为了确保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生活方便,县上将我们一律安排在乡镇机关食宿,来自外地的都安排在城区农村,还专门为我们这些女孩子购买了自行车。县委组织部考虑到我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在还没有领到补贴的时候,及时为我们每个人发放了生活补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我们落实了补贴发放和保险办理有关事宜,让我们享受到了和机关干部同样的待遇。春节前夕,县委组织部为我们每人订阅了一份2009年全年的《当代陕西》、《新农村建设》等杂志,寄来了充满浓浓关爱的新年贺卡。上至县上领导,下至组织部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具体同志,坚持定期到村看望我们,或者通过电话和短信关心慰问我们,帮带的各级领导经常与我们开展谈心交流,使我们深受感动,坚定了大家扎根永寿的信念,没有一个人有当逃兵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