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太平镇髙集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张吉星
从根本上讲,当代中国的大部分农村仍然是“乡土”的,农业依然是村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绝大多数农民依然在与土打交道。在这片乡土中国的图景中,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在一起,大家相互熟悉、经常互动,演绎着一场十分不同于城市居民的戏曲。乡土中国因此也内生出一套完备的非正式的运行规则,这套非正式的内生制度与外生的国家主导的正式制度相互碰撞、融合,共同决定了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乡土中国的逻辑是广泛存在的,是寄存于占据中国九亿人口的广袤农村的,是有别于城市社会或者市场经济的切切实实的厚重的中国经验。解读中国必须解读中国农村,乡土中国的逻辑值得每一个有志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人去认知甚至体验。
乡土中国的逻辑仍然根源于一个字——“土”。“土”即种植业,即农业,农业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具体分摊到每家每户的土地会少之又少,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形式是有别于西方农场的小农经济。因为小农经济,人们会在相离不远的同一块区域生产,人们也会在相离不远的同一块区域生活。共同区域的生产生活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高频率的互动,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会经常性的相互合作,相互沟通交流,甚至发生冲突。高频率的互动构成了村庄政治经济社会运作逻辑的动力之源。无论何种村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都能从熟人互动中寻找到根源,都受到熟人互动现象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高频率的互动直接促成了乡土中国的逻辑,即面子情结、人情观念、连锁效应和公平意识。下面笔者先将熟人互动的类型做详细分析。
邻里互动、宗亲互动、姻亲互动和朋友互动是熟人互动的几个重要表现形式。邻里互动是熟人之间互动的主要形式。远亲不如近邻,在自己遇到困难时,邻居是可以以最快速度帮助自己的人。所以,农民往往非常注意和邻居搞好关系,红白喜事的时候,就请邻居来自己家里吃饭,邻居也会主动的交礼金,平时农闲的时候,就经常性的到邻居家串门。宗亲是指父系方面的亲属,姻亲是母系方面的亲属。宗亲互动及姻亲互动是和邻里互动有所不同的,邻里互动几乎贯彻农民生产生活的始终,而宗亲互动及姻亲互动主要发生在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和农忙季节的时候(既是宗亲或姻亲又是邻居的除外)。每当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或农忙季节的时候,姻亲和宗亲们往往聚集在一起,互帮互助、交流感情。朋友互动主要是指部分农民与同学、战友或结交的其他朋友的互动,这种互动的频率相对于宗亲、姻亲或邻里往往较小,一年一两次左右。
乡土中国的逻辑在人与人之间高频率的互动中得以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面子情结广泛存在于村民之中。一是人们会有意无意的暗中攀比,比谁家的房屋高,谁家的孩子混的好,谁家穿的好等等。二是人们会因为怕伤面子而不去做一些对村庄发展不好的事情。2、人情观念普遍存在于村庄之内。一是村组干部会应用人情的工作方法去工作,会通过各种力所能及的方法把其他村组干部或村民纳为自己人。二是村民会非常在意人情的作用,以求互帮互助,及时有效的应对一些想不到的事情。3、连锁效应始终贯穿于村庄发展。农民行动做某事是因为村庄精英也做了这件事情,而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某事。4、公平意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观念。这种现象存在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由于别人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搭了便车,占了便宜,很不公平,所以自己就不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筹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