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待人 破冰之举 赢民心
刚到村里时,老支书就对我说:“村里茶叶种植面积比较大,但都是以老川茶为主,市场不好就卖不了什么好价钱。加上种植、管理等技术不到位,茶叶产量提不上去,效益就更不好了。有的一亩地就只有1000多点的收入。”老支书的话,一直在我脑里徘徊。我一定要想办法提高茶农的收入不可。
2007年12月,刚到村里不到半年时间的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邀请我的母校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来我村,为广大村民进行一次茶叶种植专题培训,让茶农能够不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了解茶叶行业最新状况,从而推动全村茶叶更好的发展,提高茶农们的经济收入。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我向镇领导、村两委做了详细的汇报。镇、村两级也十分支持我,可就在这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有一个难题摆在了我面前,我不认识茶学系的任何一位老师,更何况什么教授。
当时我十分着急,要是这件事情不成功,那以后工作就更不好开展了。如何解决这个首要难题?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川农大的导师、同学和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川农大茶学系主任唐茜教授的联系方式。高兴的我,迅速就与唐茜教授进行了联系,可当时正值期末,学校各学科都在进行期末考试,作为系主任的唐茜教授是不可能来的。当时我就在想,这个月不行,下月该行了吧,我一定要把教授请来。会不会是教授不愿意来呢?两个从未谋面的川农人,人家又凭什么帮助你呢?而且按照惯例,专家教授做讲座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这一系列问题又摆在了我面前。
这时候我想到了我们的“川农大精神”-“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作为川农人,川农大精神都是融入到血液里浸到骨子里的。只有以我一颗诚挚的心,才能感动教授请来教授。于是我要到了教授的电子邮箱,将我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通过文档的方式首先向教授做了一个介绍。然后我利用元旦节的节假时间,回到了母校,带着村里自产的茶叶拜访了唐茜教授。两个从未谋面的川农人就因为茶叶促膝长谈了一整天。“小詹,本来我并不打算去你们村,可通过今天一天的谈话,我发现你每一句话里都会说,我们村里怎么样怎么样,证明你是真正融入到了村里,真正想为村里办实事,川农大精神你没忘,我愿意去你们村里做讲座,而且不收一分钱。”唐教授的这番话,让我十分激动,也非常为之鼓舞。作为一个川农人,川农大精神会引领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