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杨晓鸽
作者近照
从七月份的考录工作开始到十月初到村任职,再到现在,不知不觉已有近一年时间。我于2008年10月15日入村工作,入村后通过走访群众,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村情民意,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现将我近一年来的工作及思想进行总结,并欢迎大家提出宝贵建议。
一、基本情况:
王洛镇是许昌市的“烟叶科技示范区”之一,规模很大,素有“烟叶王国”之称。毛泽东主席曾在1958年8月7日来到襄城县视察工作时看到了烟叶,非常喜悦并题词:你们这里简直成了烟叶王国了!而西村坐落在王洛镇的中心,东临汾陈,西依郏县,南于库庄,十里铺相连,北与禹州接壤,境内交通顺利,豫01线,颖冢公路交汇通过,平禹铁路贯穿南北,许昌203,襄城县101、102路公交车构筑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该行政村由1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924户,3650人,其中党员108人。18岁以下的有814人,18--35对的有974人,35--60岁的有1396人,60岁以上的有466人,外出务工人员有1500多人。弱势群体的情况:留守儿童100多个,低保户50户,五保户12户。该村的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总耕地面积3700亩,平均每人一亩多地,灌溉用井23眼,人均年收入2300元左右。自借助镇政府扶贫办农开办帮扶该村契机,先后无偿投资为该村铺上了水泥路,彻底改变了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支柱产业以烟叶生产、畜牧养殖、三粉加工及商饮服务为主,大大改善了该村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西村实施农村党建“十百千”示范工程,力争达到“五好示范村”标准,进一步提升“三级联创”,认真学习和推广“4+2”工作法,争取迈入全市先进村行列。
二、经济状况
王洛镇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西村主导产业也是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红薯为主,年种植烟叶面积突破1800亩。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3/1。目前西村的企业有:碳化硅厂、天龙饮水厂、磨具磨料厂、垃圾中转站。养殖方面:5户小型养猪场、4户小型养鸡场。利用畜牧养殖业周期短、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特点,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计划发展牛羊养殖业50户以上。西村地处镇政府中心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餐饮服务20家,小商品批发15家,使农民纯收入达到2496元左右。
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1、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西村的道路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泥泞不堪,都铺上了水泥路,改变了村里的交通状况,真正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而后把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开展“一池三清五改五化”(建沼气池、清理粪堆、清理垃圾、清理柴草、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陈规陋习、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引导农民积极投身治理乡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乡村,为广大农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现在西村已经投入使用的“灯光球场”和“农民家庭乐园”等都配备了一些简单的健身设施,村民们茶余饭后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健健身,同时还配备有远程教育的录像,可以学习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一来,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可以大大减少大牌、赌博人员的数量,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3、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2007年参加新农合之际,就有3000多人参加,参加人口占全村的95%,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2009年新农合费用征收工作结束时,之前因外出务工未能参加的村民,也都以积极加入了新农合的队伍中了。去年10月份开展的良种补贴工作,广大农户购买到了放心的优质的小麦种子,小麦的苗青长势良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信心,为今年的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4、推行“4+2”工作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按照县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完善“三会一课”及各项制度,实行村务、政务、财务公开,使全村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借助去年“第六届村干部换届选举”的契机,选出了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了动力。
近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村“两委”和群众的鼎力支持下,我为村里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农民群众尽到了一份责任,献上了自己的一份挚热的爱心。
一、为“三农”谋划,为群众着想
西村村中有一个大水坑,常年脏乱,臭气冲天,直接影响着村里面貌。为了使大水坑变废为宝,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决定把大水坑填平,建一个灯光球场,为村民休闲娱乐创造了良好环境。在建灯光球场时,有一户村民为个人私利出来干涉,阻扰该工程正常施工。为了说服、教育这位村民不干扰正常施工,我主动登门拜访,和这位农村大伯 交流思想,促膝谈心,认真讲法治,讲利害,讲大局,讲村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解开了他思想上疙瘩,打消他心中顾虑。最终主动配合,支持施工,不仅避免了一起群众因此而上访的事件,而且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治理村容村貌工程得以如期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