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新潭村大学生村官 王芳
时间无情的流走,带不走我们的青春,却留下了我们的脚印,留下了我们年轻的欢笑和跋涉的足迹。屈指一算,我来到村里上班已经两年多了,工作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忙碌,还有人情,温情,荣誉与责任感。
记得当时放弃了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得稳定工作,应聘镇里选调生,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我期望在这天地里实现我多年的梦想,把握真挚的情献给了我的农村,我的村民,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了名,接下来便是面试、体检、录用,整个过程显得异常的顺利。二年前我带着一份纯情,一份可爱,一份爱心,一份耐心,一份同情心,满怀开心,正式来到村里工作。
对于我的到来,村领导和村民挺和气,但是我总觉得有点生分,和他们也搭不上话,整天埋首于简单而单调的文字材料,日子过的非常郁闷,也曾想过退缩,想过逃跑。在这里陌生的一切又重现在我的面前,“万事开头难”对我来说也是如此,但我唯有虚心学习。经过组织与领导的帮助,使我从新寻回了信心与干劲。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从了解村民、村情出发,坚持走村串巷、走访农户,并把掌握到的村情民意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在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上融入干部群众中去。通过走访我了解到因为政府整体规划,沿沪产业带的开发需要,村的大部分村民已经动迁居住到小区里了,动迁问题是村两委和村民十分关注的矛盾问题。于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常留意这方面的相关关政策,以期望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
记得二00七年十二月的一天,我正在核对农户征地补偿款,一位村民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一进门不由分说就冲着我发起了火:“你们村干部是做什么吃的,还管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了!”面对这没来由的数落,我不禁有了怨气,但是内心告诫自己:你不能发火,这是你的责任!
于是,我先给他倒了杯水,“大伯,你先喝杯水消消气,有什么事你就说,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通过他的叙述我了解到,他是村动迁户周某,年初因为政府整体规划需要,他家已经动迁了,但家庭条件困难,买不起商品房,如今一家人暂时居住在过渡房里,家里的老人体弱多病,儿媳妇马上要生孩子了,可是安置房却迟迟没有着落,在万般无奈下才来到了村里。
安抚送走他之后,我马上向村领导汇报了情况,并主动请缨要求处理此事,虽然村领导有点迟疑,但是最后还是将任务交给了我。我起草了一份详细的情况说明,并写了份申请报告,在镇领导批示后,通过动迁办协调,在前几期的安置房中安排了一套九十多平米的空房。在拿到房子的那一刻,顾某感动地差点给我跪下。在来年的五月我收到了他特意送来的他孙子的喜蛋。
如果说周某的事情圆满完成改变了村领导和村民对我这个大学生的最初印象和观念,使我成为村“两委”班子的得力助手,成功的实现了由大学生向村官的角色转换。那么本村高某的事则使我成为村民们的“自家人”,成功的实现了由村官向村民的角色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