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文笔镇唐家会村支部副书记 任小琼
作者近照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吹醒了桂花,吹醒了秋菊。桂花的香味使过路人止步忘返,秋菊的绚丽足以让人陶醉不已。黄河在这里拐弯,长城在这里掉头,驻足在唐家会村文化大院,我知道,此时,我以一名基层干部的身份重新回到了这个曾经养育我,教育我茁壮成长的故土。09年的盛夏,人们似乎依旧徘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就业压力的滚滚袭来,让怀着无限憧憬和梦想准备启航的佼佼学子们逢试必考,毕业了一年的我也不例外。意料之外的那份惊喜,脱颖而出时的喜悦,走向工作岗位的新奇,再加上,一想到那一张张朴实、真诚的面孔,一颗颗渴望脱贫致富、急切等待的心的时候,我被深深感化了,用三年的时间去改变一个村庄的面貌,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心情开朗起来,思路开阔起来,这将是我三年之后最大的收获。
还记得第一次下村的时候,接到文笔镇唐家会村李主任的电话,这些天唐家会村陆续进入办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阶段,如果手头没什么要紧的事,就可以到村协助支部书记和妇联主任进一步开展社保的工作。尽管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说来惭愧,中午到家的时候不得不咨询关于下村的具体路线。下午两点钟,蹬着脚踏车,顶着烈烈红日,尽管早已进入秋高气爽的季节,但炙热的阳光洒在皮肤上不免还有点烈疼的感觉。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几乎三分之一的路程是要推着自行车步行的。短短三十分钟的路程,竟肆无忌惮地挥洒着藏匿了一夏的汗水。看着对面油路骑摩托车的大叔春风得意地行使在下坡路上,我不由自主地投去羡慕不已的眼光。或许是骨子中似乎还带着些许年轻人的年少轻狂,为了第一次下村准时到岗,早已困得不听使唤的双腿加速了蹬车的速度,以至于忽略了前面岔路口处车辆急速驶出的可能性。正巧路经的一位大叔,“闺女,慢点啊。” 及时、善意的提醒,才避免了可能要发生的交通事故。还没到唐家会村委会,在村门口,着实地让我感受到了村民朋友的淳朴与善良。民情日记的第一页我这样记载着。
此时,翻阅着手中的民情日记,简简单单的这十二页却见证了这短短一个多月来每一个蜕变、成长的日子。成长需要体察民情,日记反映工作轨迹。一个月前在大学生村干部任职培训会上,在领到民情日记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情显得格外的沉重。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来说,农村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而农村工作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面对农村工作的繁琐,我担心我会找不到重心;我还有多少激情可以经得起农村生活的平淡;在平衡“农村村官”与“天子骄子”这两个看似不协调甚至矛盾的代名词之间,我的肩膀是否太过稚嫩?
河曲县唐家会村现有人口1583人,全村总面积为6917亩。2008年前,全村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属于典型的温饱型农村。为了尽快了解唐家会村的村情村貌,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调研报告,无论走到哪里,凡遇到了村民,我都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与村民们拉家常,主动问候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白天,除了处理好村里日常事务之外,农忙时节,就和妇联主任琴姐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们一起席地而坐,促膝谈心,虚心讨教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或者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利用晚上的时间,对白天的工作进行梳理、思考和总结, 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篇篇日记写民生”的宗旨,我用心地去记载着每一次下村的心得体会、村民们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真情助民,信息到一线去采集,村民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去解决,村委会干部的工作推进情况到一线去检验,党和政府的决策到一线去寻找依据。此刻,看着民情日记上密密麻麻的字体,里面的桩桩件件都是我这些日来农村工作生活的真实记录。我知道,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农村这个大熔炉中。至少,现在的我,不再犹豫,不再彷徨,为以后的进一步开展农村工作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