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大风乡茂溪村支部副书记 吕吉鹏
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我,一个仪陇大山里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与我结下不解之缘,在农村创出一片天地更是我一直的梦想。2007年8月,我从四川文理学院毕业,应聘到南充一家私立学校任教,却一直怀着回到农村在家乡创业的梦想。恰好这个夏天省委组织部出台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的通知》,我毅然辞职,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经过笔试和面试,我顺利的走上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岗位,回到了仪陇县大风乡茂溪村任支部副书记。
老百姓的观念在送技术中转变
到村后,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我深知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明确自身职责,适应工作角色,并坚持向书本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工作当中。在深入走访群众中,我看到了茂溪村的落后面貌,也了解到了群众想致富的迫切愿望。怎么办?“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改变山村贫困的面貌?刚刚上任就遇到难题。一天清晨,当我看见村里新修的村级图书室和远程教育无人问津,看着那些书籍和电教设备,我顿时有了主意。”治穷先治愚!要摘除贫困落后的‘帽子’,先要改变村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村民不上门,我就主动上门送。“说干就干,我将一本本实用技术书籍,送给乡亲们。
村民林兰玉栽植了1亩多枇杷树,当我把《果树栽培技术》送给他时,他并不在意,顺手扔在桌子上。有一天,当他发现枇杷树的虫子越来越多,树叶变黄了,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解决”虫灾“。情急之下他才想起我送去的那本书。他赶紧按书里的方法,调制出了杀虫剂,很快枇杷树叶变绿了。随后,他按照书里教的方法对枇杷实施精细管理,当年就增收1000多元。”真想不到,一本书竟有那么大的威力。“从此,图书室和党员电教室热闹了起来了,大家争着学习农业科技技术,互相交流经验。村民学文化、学技术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后,为搭建一个村民学习交流农业实用技术的平台,我每月都要组织村民召开一次农业技术讨论会,让村民通过广泛讨论,增长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培训,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獭兔、食用菌给村民铺就致富路
”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要发展产业。“在走访中,我发现茂溪村的獭兔养殖有一定基础,但规模小,技术落后,我便萌发了规模养殖獭兔的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此后,我多次召开院坝会,搞培训、讲解要点,会上乡亲们纷纷点头同意。但就是不见行动。后来一次院坝会结束,我正转身走过墙角,听见有人嘀咕:”说起来好听,干给我们看看“、”书上是一套,实践是一套“。一席话令他恍然大悟:空洞说教只会令群众反感,只有干出样子才会让大家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