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致富采访记
“叮当、叮当”。依托丰富的石材资源、依靠“点石成金”的手艺,在紧邻109国道的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村民们“砸”石头“砸”出了新生活。
湟源县多山地峡谷,盛产青黑色的花岗岩。花岗岩石质细密,适合雕刻,为石匠们就地取材提供了方便;匠人们勤奋好学,悉心钻研,为制作精美石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大量的石材需求,使蒙古道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石匠村”。
别看这是个只有300户人家的村庄,却已成为拥有13个加工点、60名匠人的综合性石材加工基地,石材加工的设备也由当初简单的手工工具,发展成为集切割、打磨等功能于一体的先进设备,基地加工的石材产品深受客户青睐,远销省内的西宁、海南、海西、玉树、果洛乃至甘肃、四川等地。
走进蒙古道村石材加工基地,只见地上堆满了花岗岩、汉白玉、青石等大大小小的石头原料,几台自动切割机正在给原料“动手术”。“车间”里,匠人们或拿着已经做好的石器精心打磨、或拿着做了一半的石器在上面“绣花”,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43岁的颜生来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家里石匠的第几代传人了,只记得自己的太爷、爷爷、父亲都是村里的石匠高手,十五六岁时和父亲学艺的情境还历历在目。石刻是一门复杂的手艺,一件石刻作品要经过采石、下料、绘图、造型、粗加工、细加工等多道程序才能完成,光基本功就要练三年以上,真正出师需二十年以上。那时候,家里主要是以做石碑为生,销路也多半是亲戚们之间口口相传。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村子里的石匠们就在山里挖了石头,打成路桩、石碑、柱顶石、石台阶等往外卖,那时候村里有80多户人家从事这项手艺,那时候的石器是纯手工制作,一个石碑就要做10天,只卖100多元。现在上了机器设备,我们的产业也开始升级了,也开始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石狮子,石刻雕像等工艺品,我们村子里匠人雕刻的石狮子,有多少卖多少,还远销四川、甘肃、宁夏等地区。”蒙古道村书记颜生光说。
“石匠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外地人慕名来到湟源县。为了保护和延续这门产业,2006年,湟源县政府投资为蒙古道村修建了厂地,拉了专门的电线,将村子里11户石匠散户集中在一起,由魏发林牵头,成立了明星石材加工厂,厂里购置了大、中、小型全自动切割机等先进的设备,所有石器的选料、下料、绘图、造型、粗加工、细加工等多道程序均由“流水线”一次完成,“石匠村”完成了由绵延数百年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成为集聚式生产的转变。
2010年5月,加工厂首次接到了一笔制作石栏杆的大单, 11个‘车间’按照不同的程序流水线工作,耗时两个月完成,为厂里掘到第一桶金。从那以后,厂子的销路逐步打开了,许多人都慕名而来,生意越来越好。石材加工的年收入近百万元,每户石材加工点的平均收入也达到5万元以上。
石材加工厂的壮大带动起了村里的运输、涂料等副业,村里的37名剩余劳动力得以就地转移,并被纳入“阳光工程”,提高了石材加工技能。去年,村子里的人均收入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达到6000多元。
“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这个企业,争取由现在的石器粗加工向精细化转变,从城市装潢发展到室内摆件等手工艺品,使石器更具艺术价值,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村书记颜生光告诉记者。
收入高了,蒙古道村村民家家户户盖了新房,原先有几乎要“打光棍”的小伙子们吸引来了外村的漂亮能干的老婆,部分人家还买了小车。眼下,蒙古道村匠人们瞅准了村子对面东疙瘩山上的矿石,准备针对矿石的性质,发挥自己的手艺,再做一些相应的石器增加收益,让生活越过越富裕,日子越过越红火。(作者:苑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