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树州结古镇八一路和北环路交界处,一座崭新美丽的石头城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山边斜坡上,287套深灰片石做装饰外墙的两层藏式新居,将原汁原味的“康巴风情”特色与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完美融合,成为灾后玉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藏族同胞班玖每天都要来到工地上看一看“新城”的进展。他是看着这座石头城一点点建成的。每逢有人问班玖,是谁给你建的房子?班玖都竖起大拇指说:“是汉族兄弟,是中国建筑。”
初夏,记者跟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的援建者,来到从帐篷搬进新居的班玖家。“现在盖的新房子漂亮、结实,我们再也不怕地震了。”拉着援建队员李凤堂的手,班玖热情地带领大家参观他的新房子:宽敞明亮的客厅、现代化的家电、绘有蓝绿红三色藏式吉祥图案的装饰墙面,汇聚成灾后玉树藏族同胞幸福生活的缩影。
付出成就灾区的日新月异
玉树结古镇折龙达城镇住房组团重建工程,是玉树州灾后重建第一批重点民生项目之一。省灾后重建指挥部要求,工程建设不仅要保证速度快、质量好,建筑风格更要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
自2011年5月开工以来,来自东部沿海的中建参建员工,忍受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不适,克服城镇住房高低落差大、群众户型意愿分散、锁定难、施工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全力推进“优质重建、高速重建、绿色重建、和谐重建”。李凤堂回忆,施工地区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度差60米,导致材料运输困难。项目部就用三轮车把材料一点一点地推上去。班玖家的安置房在紧邻的山上,没有施工车道,任何车辆都上不去,施工人员只能一块砖、一根钢筋地背上去,在这么陡的坡上,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施工最后阶段,他们更是以“百米冲刺”的精神完成了青海省提出的“三个确保”的部分任务,在去年冬季来临之前,保证了班玖等藏族群众从赛马场的帐篷里搬进了崭新、漂亮的安置房。
记者注意到镶嵌在安置房外墙的特制文化石,以青色为基调,间以黄色,显得庄重。随行的援建队员介绍:“与涂抹外墙相比,文化石既沿袭了玉树原本的藏式民居土石结构特色,又有效地防止了牛羊破坏墙面,更适合藏区农牧民居住。”
班玖家窗户上有两种特色的窗花,一种叫“珀礼尕丛”,是玉树古老传统民居窗棂装饰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之前用水泥构造,现在选用石膏、石棉网、钢筋混合等新型轻便材料制成,再涂上各种颜料,既轻便又保留了玉树传统的民间建筑特色元素。另一种借鉴了中式古典木雕窗花特点,窗户中间和四角装饰有藏红色的木雕图案。正是援建者的“匠心独具”,科学地融入了两种文化元素,在这一扇小小的窗户上,让汉藏文化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一切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早就听说这片藏式民居的施工采用的是“个性化”设计。记者为此专门求证了班玖,他说,自家房子盖的时候就是"量身打造"的。
盖房子之前,项目部征求他的建房意见。不懂施工的他,依照5套基本户型,加入自己的想法,画了个草图。项目部按照草图,给他出了个正式图纸。看着图纸,听着项目部对建房的详细解释,他连连点头说:"就这么盖。"
盖自家房子时,班玖一有空就去施工现场看看。基础建好后,他考虑到以后车辆进出方便,想把门改大些。他跟施工员王国栋说了想法,小王热心地将他请到办公室,按照他的想法调整图纸。
直到房子盖好,班玖家一共改了三次图,第二次将客厅改大,方便会客。第三次又将原本的卧室辟出一间佛堂,设置供案。"每次我要改图纸,他们(施工人员)都满足了我的要求。"班玖说。
据李凤堂介绍,像班玖这样"朝令夕改"的群众并非个别,藏族群众把援建住房看成他们世代居住的房屋,非常关心,但他们又不懂施工,主意总是拿不定,最多的一户出了六套施工图纸。
虽然这样改来改去,为施工单位增加了很多麻烦,但中建援建者却不急不躁,他们说,只要在设计及施工规范允许的情况下,藏族老乡想建什么样的房子,就给他盖什么样的房子!
援建队员在保障施工顺利的同时,还充当起藏族老乡之间的"和事佬",从而流传出一段"玉树六尺巷"的美谈。
阿旺与吾才两家的宅基地紧挨着,两家都想把房子建在自己院落的边缘,以充分利用自家宅基地建房。但是建房先要打基础,基础的面积要比房子面积大5平米,这样一家打基础,必然占到另一家的地,两家人各不相让。
援建队员闻听此事,把俩人请到项目办公室,提出共用一个基础的建议,起初两家仍不同意。队员们就把"六尺巷"的故事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说给两人听。俩人觉得援建队员说得在理,答应各让一步。最终,项目部与地方建委会共同协商,确定每家从宅基地边缘让出50公分建房。
谦让促成和谐。50公分不仅让两家之间空出一条一米宽的巷子,也让一段千古美谈在今天的巴塘草原上再一次得以成功的演绎。新房子建好了,援建者也走了,可在阿旺、吾才和左邻右舍心里,这个故事却早已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