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日前,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李昌健、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解读,有助于大学生村官加深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了解和认知,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者:为何说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李昌健: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灌溉水利用率为47%,而发达国家达75%以上;我国消耗了世界25%的化肥和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农业必须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找出路。通过推行农业农村信息化,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耗费,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因此,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支撑,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促进农民增收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我国个体农户的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农业农村信息化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流通、市场、交易有机的连成一个整体,延长产业链条,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渠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也是促进城乡统筹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十分明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将农民和市民,乡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有效连接起来,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科技、市场信息以及生活与娱乐信息,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效链接,不仅是城乡信息资源均等化、填平“数字鸿沟”的迫切需求,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记者:未来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将包括哪些内容?
郭作玉:“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这5个方面展开。具体来说,一是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包括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二是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包括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三是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包括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四是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包括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五是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包括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完善信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