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期北京市所有区县的大学生村官都有望分批“回炉”到高校“充电”。此前,50名来自延庆的大学生村官于3月25日集体在北京农学院“回炉充电”,专攻农业知识,成为首批“回炉”的大学生村官。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创新之举。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缓解就业压力,分流就业岗位,以及体现大学毕业生自身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很多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有关待遇吸引和优惠政策以及从村官中招录公务员制度等,建立起了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计划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日前,中央对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还专门作出了部署。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月20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会上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切实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3月23日新华网)中央的这一部署可谓是给全国的大学生村官吃了“定心丸”。
应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到了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后,经过培养和磨炼,还是能够适应农村工作,不断熟悉农村工作,并有所建树的。但是,也有一些被选派下去的大学生,由于存在专业不对口、不懂农业、不了解农民等方面的原因,而无法适应农村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生,压根就不想在农村呆,把到村任职当作一种今后发展的“跳板”和“基层经历”的储备,而无心开展农村工作。北京农学院和延庆县在全市率先尝试开展的村官“回炉充电”工作,为全国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