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到村任职经历
作为一名离任大学生村官,回想起那些到村任职的日子,思绪万千。谈及创业,自己却深感惭愧,因为个人在到村任职的道路上胸怀着“励志照亮人生”的志向,却没有成就“创业改变命运”的事业。而无论是成还是败,我都始终坚定着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奋力前行,不言伤痛。
自2006年开始,我在农村一线工作了五个年头。细数创业的成与败,我不禁回想起四年前的一段经历,一段依然要品味和研读的经历。2007年末,我承包了30亩沙荒地。第二年开春儿,兴高采烈的栽植了成片的速生杨,连续三年投入了大约七万元,树木长势良好,头两年还间作了花生、红薯和豆子。时间到了2010年,初尝创业成果的我突然发现大多数树木出现黑斑,无奈只得提前砍伐出售,勉强收回成本。可以说,最初的承包举动,是有效带动了广大村民开发和利用沙荒地的激情的,全村当年绿化了未利用地600余亩。可对于个人创业而言,只能算是一场失败的经历。
不过,我始终认为,在开创事业的征途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我,或者认识我,是与“侨爱新村”这个名词紧密相连的。“侨爱新村”挂牌的当天,我浅尝成功喜悦之时,难忘之前11个月,经历的有愿望和希望,也有失望甚至绝望。当我在人民日报上偶然发现国务院侨办和农业部在京启动 “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的消息,便立刻致信国侨办咨询并提出加入活动的申请,心怀的是一份对村庄跨越发展的美好愿望;当我第一次走进国侨办,聆听李海峰主任的指示时,燃起的是推动任职村建设发展的更美更好的希望;当亲手草拟的项目建议书只提交到市侨办就被驳回,必须重新谋划时,我内心充满了失望;当我接到程铁生司长电话,闻听拟定的绿色旅游开发等项目与巴西、葡萄牙侨商对接均告失败时,我甚至感到了绝望。在2009年2月28日,我的庄东村成为全国第七个、全省第一个“侨爱新村”的时候,我退到了群众座位的最后一排,因为,我不想大家关注着热闹的会场的时候,还要关切我眼睛为什么会湿润。那一刻,我有了更美好的期望。那一刻,我回想着一次又一次失败。那一刻,让我更坚信,那些失败只不过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驿站。
有了支持“侨爱新村”建设的首批22.6万元善款,我们建成了卫生室,改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启动了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田管网得到改良,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民主管理更加健全。
之后,又有了参与李营村申请 “万侨助万村”项目,争取资金30万元建成文化活动广场的成功;有了推动输血变造血, 建成600亩高效农业小区和生猪养殖小区的成功;有了引领大学生村官团队集善款、献爱心、搞宣传、促交流,推动大学生村官事业更向前的成功;有了参加全国大学生村官农村信息化大赛,斩获4万元丰收方案奖的成功。
在品读一次次失败,细数一回回成功的时候,我始终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一个地处乐亭新区一期规划区域内,兼备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村庄,一个人民勤劳朴实,拥有优秀革命传统,孕育出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的村庄,一个温家宝总理考察过,并对其农业结构调整给予肯定的村庄,为何发展依然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提高确感乏力,村集体壮大财力办大事的能力依旧不足呢。我想症结就在于缺少一个优势产业。于是,我结合乐亭县滦河口生态旅游区开发,谋划了“一场两园三大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通过网络发布招商信息,吸引来歌曲《风沙口》MV的拍摄;通过参加首届河北省青年创业大赛和唐山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借助省内外媒体将绿色旅游项目推介给观众和读者;通过撰写了《“王成”故里展新颜》、《庄头战斗》等文章,建立徐洪英皮影雕刻艺人博客,深度挖掘了本地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2011年初,庄东村农业旅游项目被写入《乐亭县十二五规划》,列为全县绿色旅游重点发展项目之一。虽说要使项目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惠及广大群众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已为此后的招商引资和整体开发做好了铺垫,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五年中,心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激情溶于热土,用热情孕育希望,坚定着“勤于学习、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创新、勇于超越”的大学生村官精神,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实现人生理想尖峰的一级阶梯,该品读,应考量。(原乐亭县姜各庄镇庄东村大学生村官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