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玉
夏日的雨淅淅沥沥地从清晨下到了中午,雨水浸润着太行山下的洞头村,但来这里的游人依然络绎不绝。王家小院里不时传来游人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时而夹杂着厨房里锅具碰撞声,王全富的老伴正在为游客准备农家饭。
这是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洞头村农家乐中的一幕。走进青山掩映的村庄,穿梭于青石铺就的巷道,住进白墙黛瓦的清代民居,憩息在恬淡的农家小院里,尝着清新爽口的农家饭,到农园体验农活,享受宜人舒适的环境,这是眼下洞头村打造出的生态旅游项目,也是洞头村人的现实生活。
可是,说起这个仅182口人、由“好女不嫁洞头村”的贫困村转变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示范村、村集体收入由零突破10万元的巨大变化,村民依旧如做梦一般。
回想10多年前,那时的洞头村被大山阻隔,藏在深山无人知,是一个典型的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的“三无村”。村民仅靠几亩地过活,贫穷、艰苦自然成为它的代名词。然而这一切随着村党支部书记王全富的到来而彻底改变。
上任伊始,村民最挂心的是水和路的问题。王全富集全村之力建起了500立方米的全封闭水池,打通了一条连接外界的1.1公里挂壁公路,洞头村人吃水难、出行难的历史由此画上了句号。随着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要求,洞头村人整治村容村貌,种苗木、建体育场、修凉亭、铺油路,全新面貌下的村庄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
依山傍水、绿树掩映,青石铺路、鸟语花香,明清民居、古色古香。这样的生态美景也为洞头村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便利。“依托洞头适宜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抓住城里人亲近自然、闹中取静的心理需求,发展生态旅游,搞农家乐很符合村情,兴许能创出一条转型发展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这样的想法在王全富心里逐渐萌发。
“不种地也能挣钱?”然而保守的思想让村民在农家乐的推进上望而却步。在王全富的示范引领下,村民的顾虑逐渐消除。仅有两亩多地的村民原云霞全然以农家乐为主,在老房子的基础上又盖起了二层小楼用做餐厅,生意火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弟弟、弟媳会赶回来帮忙。现在一半的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农家乐火了,洞头村出名了,村民也富裕了。全村人均收入去年达到了9100元,村集体收入突破了10万元。
洞头村的发展到这里还没有停步,农家乐也只是生态旅游的一部分。借助生态优势,洞头村制定了《洞头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村庄定位为太行山自然农业文化示范村,打造田园生态旅游品牌,开发出登山步道、农业采摘园、民居式农家宾馆、会展中心和包含古栈道、琵琶寺、清风壁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主题园等项目。眼下,洞头村俨然已装扮成契合明清历史风情的田园式村庄,点缀在太行山水之间,成为远近城里人避暑游玩的心仪之地。
如今的洞头村实现了由偏僻穷村到生态新村的转型,向游客展示着田园美景般的乡村魅力。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王全富心里又绘制出洞头村旅游发展的新蓝图:融合历史人文和田园风光、汇集民生改善的主题园将在洞头村形成,并且以洞头村为龙头,联合周围10个村连片开发打造“洞头生态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