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太仓先后有多批大学毕业生来到农村、来到基层担任“村官”。在双凤镇维新、凤中、黄桥村挂职的三个大学生“村官”表示,当“村官”并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尝到了不一样的酸甜苦辣。
“希望自己忙一点!”
石芳芳,毕业于南通大学英语专业,城厢镇人,在双凤镇黄桥村具体负责村里的文档工作。
见到石芳芳的时候,她正在读英语。石芳芳说,来农村之前是准备来吃苦的,但两个月干下来,却闲得很。村里给石芳芳安排的工作是管理村里的电子档案,这项工作对她来说好像有点“闲”。对计算机熟悉的她很快就完成工作。在她的印象中,最近最忙的一次还是做选民登记的档案输入整理,整整忙到晚上9点。
对于她的“闲”,村书记毛凤娟可不这么想,“村里没几个人能熟练使用电脑,她来正好帮了村里的大忙,现在她把电子文档管得井井有条”。看来石芳芳还要继续“闲”下去。
“做打杂的,挺充实!”
蔡健,毕业于河海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双凤新湖村人,在双凤镇凤中村具体协助搞好村里的综治工作。“千万别把我当‘村官’,我只是一‘打杂’的。”蔡健是个大男生,说起话来也大大咧咧。蔡健说,他主要的工作就是跟村里的副书记对有矛盾的村民进行调解,但到现在基本上是听得多做得少。“村里的张三李四有事都要找到这里,我们都要给老百姓一个说法。以前我认为村干部很闲,现在的想法要改变了。”蔡健觉得在这方面他学到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蔡健的理想就是在以后的时间内能独当一面,为村民办几件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