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选拔千名大学生到苏北经济薄弱村任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入村快一年了,这些新型村官在村里做了些什么?所学知识用得上吗?他们安心目前的工作吗?村民们认可这些上面派来的村官吗?记者近日在滨海县作了一番调查。
绝大部分人成长迅速,也有个别人离开了
去年夏天,44名大学毕业生告别城市的喧闹,来到滨海的经济薄弱村任职。面对陌生的环境、好奇的村民和关注他们的各级领导,他们开始辛勤耕耘,立志投身新农村建设。
杨晶晶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这位三江学院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如今已是八巨镇巨峰村的党总支书记,还是新当选的县人大代表。在这批大学生村官中,是佼佼者。
“怎么做好村里的工作?关键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小杨告诉我们,“你为村民办了实事,他们就会信任你。”
小杨起初任职的是王庄村党总支副书记。她在村里转悠时发现,一组的石板桥太破旧了:30多米的长桥才两米宽,石板间的缝隙大得吓人。她设法争取到一笔扶贫资金,重修这座危桥。每天,她总要到工地看一看,半年多时间在桥头认识了许多村民。“多跟他们聊天,能了解好多情况,增进感情和信任。”修一座桥,赢得了一村人的信任。村民们不久就接受了这位“大眼睛书记”。村小学缺英语老师,她就去代课;养羊大户少资金,她就去协调;菊花等农产品不好卖,她就帮着找市场。
在党员群众的推举下,杨晶晶很快就由副职升为正职。八巨镇党委书记郑贵荣说:“当前农村村官总体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急需注入新鲜血液。对大学生村官的使用,不一定要局限在经济薄弱村。”
在滨海,像杨晶晶这样迅速得到提拔的大学生村官已有3人,还有的被评为县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当选乡镇人大代表。
在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的同时,也有人没能耐得住穷村的寂寞和辛劳。县委组织部负责此项工作的刘晓明介绍说,已有两人辞职走了,他们离开的理由是同样的:“父母身体不好,又是独子,请求回原籍工作。”
专业虽不对口,但所学知识根本就不够用
4月的滨海,到处是醉人的绿。在中八滩河河沿的意杨林中,鸡声鼎沸,周大川、郁岗、王刚3位大学生村官正在大棚鸡舍中忙碌。他们共同出资5万元办起了林下养鸡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