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力不支、编制紧张、不能确保政策延续性
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到第7个年头,选拔计划工作渐趋停滞。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及锻炼期满后的使用,成为当前有关部门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大学生在农村干不长。待遇太低,基本生活条件不好,甚至出现身份得不到承认的窘况。”谈起海南省“大学生村官”现状,省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崔处长脸上流露出隐隐担忧,“昌江就是这样,当初这个县组织招聘了一批‘大学生村官’,现在都不承认了”。
据了解,海南省1999年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定安县、临高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市、文昌市、儋州市、三亚市等市县都先后组织招聘过一批“大学生村官”。
曾参与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人才管理服务处处长廖红认为,海南各市县自行负责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之所以陷入窘境,主要是受财力、编制等条件限制,对他们的后续安置问题没有做好。
崔处长认为:“在北京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优越的工作环境、丰厚的待遇以及优惠的政策,对人才有着极大吸引力。然而,海南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要把这项计划具体操作起来,就显得很吃力。突出表现在地方财力不支、少编缺编、缺乏配套机制和社会保障,不能确保政策的延续性。” |